关闭
用户名:
密码:

古蜀、古笮、古滇地区的文化展示

作者:阚湛
浏览量:

西汉 祭祀场面铜贮贝器 局部 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

西汉 巫师铜鱼杖头 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

战国-西汉 蛇蛙铜俎 四川盐源出土

晚商-西周  石跪坐人像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为集中展示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于近日举办“人与神——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展览将持续至12月26日。展览汇集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凉山州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六馆的精品文物共240件(套)。

  本次展览通过对南方丝绸之路有重要影响的三大重要文化区,包括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区、以盐源盆地为代表的笮都文化区以及以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为代表的滇文化区出土文物的多层次展示,展现南方丝绸之路上古蜀、古笮、古滇三地旖旎瑰丽的民族风情、神话传说以及不同文明、信仰之间,求同存异、开放包容、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

  近几十年来,南方丝绸之路沿途历史遗迹与出土文物可谓灿若星辰。其中,先秦至汉代文物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并深刻反映出南方丝绸之路诸古文化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的传播、互动、传承和创新,尤其是人物与神灵图像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物,赋形独特、内涵深厚。

  此次展览从“人”与“神”的角度切入,择取古蜀国秘宝和西南少数民族中颇具代表性的笮人遗珍、古滇国重器,其时代跨度为商代至汉代,其文物品类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等,以兵器、乐器、法器、祭祀重器、巫师造像、人物造像为主,兼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器类。其中包括蛇蛙铜俎、三女背水铜杖首、祭祀场面铜贮贝器、西汉持伞铜跪俑、广南铜鼓、跪坐石人象等国宝级文物。

  展览第二单元“敬天通神——巫师与法器”,主要反映古蜀文化、古笮文化及古滇文化中的巫师与法器,即主题中的“神”。我国西南素有巫鬼文化传统,为南方巫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区域。自先秦以来,巴蜀乃至整个西南夷地区巫风炽盛。其中,蜀巫、滇巫、笮巫都很有名。展览中的巫师陶俑、巫师敬天礼地使用的金杖、铜杖,让人大开眼界。

  展览第三单元“信仰之力——崇拜与祭祀”最具神秘气息。这一板块主要表现古蜀、古笮及古滇的祭祀仪仗和仪式,其中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残件、太阳纹挂饰、铜兽面、铜眼形器等文物都有亮相,而最具视觉震撼效果的当属来自云南的青铜贮贝器,其盖面装饰之繁缛生动,让人叹为观止。

  蛇蛙铜俎平面呈长方形,俎面上有两个相背而向的昂起蛇头,蛇口中各衔一鱼,蛇身盘桓于俎的中部。俎的四周有头尾相连的32只立体的蹲蛙。俎本为切肉用的几案,但蛇蛙铜俎如此精美,当时的人应该不是拿它作菜案,它的真实用途是放祭品的器具。古蜀国石跪人像的发型颇为特别,类似现代所谓“中分”造型,其脑后部并有发辫垂至腰间。关于其身份,有奴隶、战俘及祈雨巫师等几种不同观点,藉此也可窥古蜀发型文化之一斑。

  凉山州盐源一带,是自新石器时代即发挥作用的“东北至西南边地半月形文化带”的枢纽、南方丝绸之路和藏彝走廊,包括更晚时期形成的茶马古道都穿越于这一带的山岭之间。2001年,考古人员在盐源老龙头遗址发现11座笮人墓葬,400余件文物重见天日,雅砻江流域曾经生活过的神秘人群——笮人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考古专家们将这次发现定义为“四川青铜文化中除三星堆和金沙之外的第三大考古发现”。

  南方丝绸之路古称“蜀身毒道”,以成都平原为起点,经云南,入缅甸,抵印度,直通中亚和西亚。通过红水河,黔江、西江水路,经贵州、广西抵达广州而至南海。另有一条支线通过礼社江、元江、红河水路,出云南抵达越南乃至中南半岛。

  《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均有提及古代巴蜀经西南边陲以通异邦的道路。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之时,曾在大夏( 今阿富汗) 见到蜀布、邛竹杖,感到非常意外,于是询问了它们的来历。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成果的增多和民族学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基于以巴蜀文化为重心、分布于云南以至缅印这一地缘相连的广大地区内包含相同文化因素的出土资料,提出并确立了“南方丝绸之路”这一命题,围绕“南方丝绸之路”的各种研究也纷纷展开。目前,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南方丝绸之路”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内容涉及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人类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

  (本文图片由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提供)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

0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