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用户名: |
密码: |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几个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据记载曾有不少著名的藏族政教领袖和高僧大德来到这里施教兴寺,至今仍保留具有浓厚藏族风格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藏文古籍藏书,记载着藏族人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当然民族文化宫虽建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和平年代,不如其他几处历史悠久。若从北京地区藏文古籍和藏传文物的藏数量上来看,应当位居之首。
中国民族图书馆(原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自成立初期由于国家的重视以及民族地区的支持,从各种渠道搜集藏文文献,在短短几年内其数量达到8千余函,而且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珍本不少。
主要归为四类:
1.佛教《大藏经》;
2.本教《大藏经》;
3.文集类;
4.散集类。
一、佛教《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因其不仅汇集了众多的佛教典籍,而且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典籍。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藏族百科全书,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世人所公认,是藏学研究最重要、最基本的藏文古籍。 藏文《大藏经》主要是依实质而分类为两大部分:佛陀所说的法,即经律集成的部份称为《甘珠尔》包括经、律、论和三藏与四续部等,主要是佛教的原始经典;诸大论师的述作,论疏的部分称《丹珠尔》,主要是历代佛门弟子、大译师对《甘珠尔》的阐释和论著,原则上,藏族学者的著作不加入藏文《大藏经》之中。
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此后,经历代藏族翻译家和中原、印度来的高僧大德的努力,将梵文、汉文、于阗文等文种的主要佛教经典译成藏文。十四世纪初,炯丹日贝热智等人编写了藏族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藏文大藏经的目录。佛教大师布顿?仁钦珠负责审定的蔡巴甘珠尔,成为当时最具权威性的精审本。经过多次整理、编定形成了《甘珠尔》和《丹珠尔》,藏区各地辗转传抄,出现了琼巴达孜写本、江孜天蚌玛写本、唐布且写本等许多藏文《大藏经》的缮写本,先后有北京版、理塘版等各具特色的木刻版本。其中德格版收集内容丰富、书版别致、工艺考究、字体清晰朴实、文字正确无误、堪称善本。
1.北京版《甘珠尔》
北京版又名嵩祝寺版,中国民族图书馆仅存有北京版《甘珠尔》,共有107函(我馆编号04065—04176),1055卷,每页8行,页面58.2×14.2(㎝)。
北京版《甘珠尔》之扉页中《请序疏》中有记载“诸大臣请求皇上为此《甘珠尔》赐序,于是于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六日那天赐文”等内容。又《钦定造<甘珠尔>之官职》一文中写有造《甘珠尔》者之职位及藏文名册等,其末尾写道“于康熙三十九年四月吉日造完”等。由此看来,《甘珠尔》最初刊刻之时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始,完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四月末。
关于此《甘珠尔》之母本,有说是西藏霞卢寺写本,但北京版《甘珠尔》著跋及目录中无此说明,而可为佐证之材料未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大藏经》对勘局在将此与永乐版《甘珠尔》进行比较,发现其经函数、页码、字行、字行之前后字词,及错别字等有95%均相同,因此认为,其母本可能是永乐版。【1】雍正二年(1724)续刻了丹珠尔,即今之北京版《西藏大藏经》。版片毁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役。【2】
北京版《甘珠尔》之编排次序为:以续部开始,其中《续部》二十五函,《般若经》二十四函,《大方广经》六函,《显经部》三十二函,《律部》十三函,另加康熙三九年四月撰写的汉、藏、蒙古、满四种文字对照的目录《甘珠尔目录》一函,共计一百零七函。经函扉页的佛像,分别是十方诸佛、八大如来、七佛、三十五如来、三十佛等,续部为以时轮为主之续部各自之本尊,各经函后有黄阉婆罗、六臂怙主、吉祥天女、财流天女等画像。早期印本大部为硃刷,也称赤字版。该版大藏经因系清王室官本,刻造、装帧颇为精良,版型较一般藏文经大,每夹扉画均为手工绘制,笔触细腻,设色鲜丽,大多出自藏族画家手笔。该版藏经曾流传到日本和欧洲。
2.颇罗鼐《丹珠尔》缩微影印本
公元18世纪,颇罗鼐索郎多杰执政期间,召集五百余缮写者在黑色纸张上以纯金粉书写了一部《丹珠而》,供奉在甘丹寺宗喀巴灵塔前。此《丹珠尔》写作时间可能在公元1733—1741年间。据东布降央德伟多杰编写的其《丹珠尔有寂之饰目录宝花束》中记载,此《丹珠尔》以琼吉宫所藏两套《丹珠尔》为蓝本,其余则系从萨迦、那塘、扎西伦布将夏鲁等六个寺庙中所藏的其他显密经典收遍入。此《丹珠尔》主校系噶久降央坚参及关却曲扎、罗桑降央等。
颇罗鼐《丹珠尔》每函首页左右有两幅插图,共有释迦牟尼、金刚心等三十五善逝佛像十一套;药师八如来之像七套;金刚萨捶、不动佛、大日如来佛像三套。
此《丹珠尔》金粉写本字体美观,书写工整,笔触细腻,设色鲜丽,金子凸现,书版、书带、书扣等极其珍贵,其耗资以当时银价计算18621两余。【3】费用相当于那塘《丹珠尔》木刻版之四分之一。颇罗鼐所主持刻写那塘《丹珠尔》木刻本从筹备到完成前后总共耗资白银72862.5钱。【4】
此《丹珠尔》之函数及品数与那塘《丹珠尔》木刻版相同,共225函,3934卷,98451叶。每一部经函后写有颇罗鼐撰写的回向偈文:“愿此善业如同水灭五毒之火舌,使我索郎多杰为主如母众生之生生世世所积罪障无余得清净,众皆快速获证菩提心要圣妙果”。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此《丹珠尔》存放在中国民族图书馆,在这期间将这些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极高的稀世珍本看成馆藏珍宝,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十年动乱期间都加以保护,防止受损。1980年以后,中国藏传佛教杰出领袖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来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查阅资料,这位佛学精深造诣高广的大师看到镶有象牙雕刻紫檀木夹板金写《丹珠尔》等珍贵藏文典籍在得到丝毫无损的妥善保管时,由衷夸赞到:你们立了大功。数日之后,班禅大师派工作人员送来藏族人民传统的食品,体现了班禅大师关爱民众的风范,也传递了藏族人民对珍爱藏文典籍文献的图书馆人的深情厚谊。1987年其送回拉萨,现存哲蚌寺。存放期间中国民族图书馆将这部缩微影印,辑成100册,包括论和部分律,内分显密两大部分,各七大类,附有赤松德赞与各大译师的著作目录,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发行,我馆存有所有缩微胶片和光盘及精平各一套。同时由馆员洛布在近十年的努力,《丹珠尔》缩微影印本做了详细的目录,此目录也可原书对用。
3.那塘版《丹珠尔》
那塘版《丹珠尔》,于藏历十二绕迥金鸡年(1741年)三月十七日,由颇罗鼐索郎多杰主持开始刊刻,仅历时一年零七个月二十五天,于藏历水狗年(1742年)十月二十五日圆满完成,故称藏文版《丹珠尔》诸版本中工期最短的版本。其目录中记载此版本是照第司·桑杰嘉措主持缮写的《丹珠尔》写本而刊刻的。此版有扎巴曲增等22大师主校,在此版本刊刻竣工那年,在普布觉修行者阿旺向巴为此版本编写了目录,目录名为《刊刻所译一切论典之目录—梵天妙音》,此版本共225函,76883叶。但是,此木刻原版在文革时期遭到毁坏,在那塘寺仅剩有百余张印版,1995年起由策墨林活佛主持重新刊刻,现已完成八十多函。
此版本版面宽、字体大,除佛像插图和个别篇目与北京版稍有差异外,在正字和编序等方面多数与北京版相同。
中国民族图书馆现存那塘版《丹珠尔》144函(待编号),主要内容为赞颂、续疏、中观、经疏、因明、佛本传等几大类;其印刷做工粗残,目录欠缺。
4.得格版《大藏经》
现藏中国民族图书馆的藏文得格版《大藏经》分为《珠甘尔》和《丹珠尔》合装本,《甘珠尔》部有83合(编号000001—000083),有103函,1018卷,每页7行,页面50.5×7(㎝);《丹珠尔》部有155合(编号000084—000239)。朱墨印刷,【5】每页7行,页面51.9×7.4(㎝)。
1729年,康德格王却吉登巴泽仁资助始刻,1733年完成《甘珠尔》部分,1737年完成《丹珠尔》部分。
其《甘珠尔》以钦瓦达则宫的察巴《甘珠尔》及以察巴版为母本的后来的丽江《甘珠尔》(又称理塘《甘珠尔》)为主要母本,在此基础上辅之以阿年丹巴的誓愿所依修供的极清晰的《甘珠尔》,此外,又请来藏于安多上部落隆王宫的《甘珠尔》,与其一一对照而印造。校对为司徒曲吉琼乃即噶玛丹比宁协珠那曲吉郎瓦,其著有《如来佛语藏语甘珠尔目录》,为所有《甘珠尔》目录中最详尽者。此《甘珠尔》编排法语理塘版一致,版本较其他版本有清晰、少错、完整等特点。因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大藏经》对勘局把《甘珠尔》对勘亦将其作为对勘母本。
据丹珠尔主校者博通五明的大学者次称仁欠撰写的《德格版丹珠尔目录海盛新月善说》中记载:德格版《丹珠尔》以里塘版为母本,布顿目录再加以补充后刊印,并参照其他版本。“编排依着重次,首先,内明论著、大乘不共法、大乘共法、小乘各论著、最后因明逻辑学、语法、医学、工艺学以及稀见藏族学者的一些论著”,“共计二百零八函、62257页”。杂部之最后4函连同目录一函是后来补刻的,再加上《阿底峡小品集》一函103卷,214函,3459卷,共64731叶,我馆如数保存。其工程浩大,仅《丹珠尔》共耗费青稞447833驮。【6】每函左右皆有插图;校订时,特别注意了文法逻辑的严密性,错字极少;对于其他版本中存在的编序混乱、编目重复和有疑问或争议的篇目,此版本中都作了整理和取舍。其主要特点是收集了各家之言,内容相当丰富。其次,版面设计美观大方,雕版工艺考究,插图绘制精美,字体清晰,字形优美,可谓善本之一。它是藏区认为比较好的《甘珠尔》、《丹珠尔》木刻版。
此全套木刻原版现存于在德格印经院,仍可用于印制并向国内外发行。1976年至1979年,第十六世噶玛巴活佛主持复制了500套德格版《甘珠尔》和250套《丹珠尔》赠送给国内外有关图书馆、学术机构、和寺庙。1981年由果洛达塘寺根噶活佛主持在美国加勒佛尼亚州将德格版《甘珠尔》、《丹珠尔》合编为120册,印制100份后发行流通。1934年,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编纂成此大藏经之总目录二册出版发行,故又称“东北目录”。本书系与汉译大藏经逐一对照而成,并明示彼此之对应关系。【7】
1998年11月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丹珠尔》对堪工作选用了德格版《丹珠尔》为底本。【8】
5.拉萨雪版《甘珠尔》,
拉萨版甘珠尔共有100函,我馆编号01837—01936。“近百函的《甘珠尔》共有48189页”,每页7行,页面:57.5×11(㎝)。
此版于止贡郭觉活佛黎顿丹增却吉旺波向十三世达赖请示,眼下那塘版已很陈旧,多有破损,而理塘及德格版在卫藏地区极少见,应重新刻印《甘珠儿》,并资助1075白银作为祈愿,十三世达赖欣然应允,并命除僧俗大众捐献的刻板财物外,其他日常所需均西藏政府提供。于是“铁猴年四月”(1920年)由喜饶嘉错大师在达赖行宫罗布林卡所主持、重新编篡的,并亲自写了序言。 “水猴年(1932年)五月,色西夏宅奥朵活佛先巴巧丹和色西罗巴昂丹、土旦宋如僧主持,开始第二次校对,以那塘版为底本,同时参照江孜版、德格硃刷版等历史渊源的经典的版本,经严格校勘,取长补缺”。1933年“十三世达勒逝世,次年三月热章活佛和十三世达赖之兄财务大臣贡噶王秀之命,木狗年(1934)三月竣工”,刊刻共用了近十五年的时间。此版本经喜饶嘉措等佛学界名流善加校勘,达札活佛、察珠活佛为《甘珠尔》编写了《诸藏译本师释迦牟尼佛语之目录》。
其内容大致分为《律部》十三函,《般若》二十一函,《华严》六函,《宝积》六函,《经部》三十函,《涅磐部》两函,《续部》十八函,《尼玛旧译续部》三函,总目录一函。
此版本的每部类之扉页加插图,每函中无插图,字体较之一般大,为现存《大藏经》诸版中最优的版本之一,唯仅完成甘珠尔部分。未曾受损,现经版完整存于拉萨“雪利益雪域众生宝库”中。
6.北京版藏文《大藏经》日本影印本
藏历十五饶迥年末,经十三世达赖、察绒达桑占堆的共同努力,将北京版《甘珠尔》、《丹珠尔》各一套请望日本东京,现存于大谷大学图书馆中。1955-1958年间日本大谷大学西藏大藏经研究会选用最新的相片以及印版技术影印出版了北京版《北京版西藏大藏经》,合计150(编号1-150)册。该套《甘珠尔》用的是康熙版(二十二年1683年),《丹珠尔》用的是雍正版(1724年)。后增印出版了目录一册和《北京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附索引》书四册。全套《西藏大藏经》收入甘珠尔1055(编号1—1055)部,丹珠尔3961(编号2001—5962)部,共5016部,经目下还列有详细子目,此为其一大特点。以上两部著作编纂详尽细致,内容丰富完备,编排严谨,装潢非常豪华美观,封面、书天和书名全是搪金,字迹清晰秀丽,因称华丽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学术界久负盛名。
二、本教《大藏经》
本教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在理论上《甘珠尔》即敦巴辛绕遗训,《丹珠尔》即遗训释疏。【9】在本教历史上《甘珠尔》是由大觉者敦巴辛绕亲自讲述记载而成。他的弟子穆却德周时期已经出现本教大藏经《甘珠尔》。相传本教前弘期的“六庄严”等法难中将大量本教经典藏于地下,本教后弘期,辛钦鲁噶和南喀雍中等人重新挖掘出来,继承弘扬,形成了历史上最早很规范的《甘珠尔》目录。后来本教学者贡珠扎巴将本教文献作为大藏经汇集和编目,并在嘉绒地区第一次出现本教的木刻版曲钦版和绰斯甲版。但这两个版本在乾隆攻打金川时毁于战争。
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的本教大藏经是由四川民族研究所于1990成都胶印出版的娘绒草体手抄本《甘珠尔》共156函 (我馆编号02050—02204)。每页7行,页面:36×7.3(㎝)。据《雍仲苯教大藏经目录》:“本目录系按一般通例分为:教言圆满三经部、广大清净之大品部(般若部)、深道密咒续部部、无上心品三库藏部等四类。如此分类较为简明。”《大行摄略经》:“我圆寂后众弟子,收集教言作归来,应分经、大、续、库四类。”经部有63函、般若部67函、续部20函、心品部4函,另有《甘珠尔目录》、《甘珠尔传承次第》、《苯教宗教源流和教历》等三函。【10】
三、文集类
藏族自古以来就有编纂个人文集的传统。每个学者大都把自己一生中撰写的文章和译文作品最后编成文集刊刻出版。据不完全的统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集共有近千种。
文集类的著作是佛藏以外文献的主体部分,也是藏文典籍的精华。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各个教派的形成,自十一世纪以来,有关佛经注疏和历史、语言、文化的撰著越来越多,卷数相当浩繁,成为藏文典籍中的主要组成部分。18世纪来,隆多喇嘛阿旺洛桑编纂《噶当、格鲁派高僧文集简目》,收文集四十家,其中布敦仁钦珠、宗喀吧等数家之子目甚祥,其它较略。19世纪中叶,仲钦喜热嘉措编著《罕见数目》,分藏文典籍12类,其中文集类收90余家。1959年甘肃《拉布楞寺书目》(油印本)中,分17大类,文集类收174家。这些文集中除了关于宗教著述外,还有很多历史和传记方面的著作,有编年史、王统史、民族关系史、宗教史、教法传承史、家族史、自传、密传等史事,圣迹志、寺院志等书,以及道歌、格言和以呗赞杂咏其间的说唱文学,阐述古印度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的论著也不少。其数量之多,难以杖举。这些文化遗产是研究藏族佛教和藏族文化取之尽的宝藏,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中国民族图书馆现存有历代藏族学者一百三十余家的文集共770余函,约2万卷。为了继承和发扬藏族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为民族科研工作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整理藏文古籍的基础上,将馆藏藏文典籍中的文集类子目分成三册陆续出版,收180余家。并附上了相应的汉译,作为便于检索文献资料的双语工具书,还特地为文集作者写了生平简介。【11】
四、散集类
我馆对这一类的藏书量达870余包,4600余卷,另外大量进行扫描存有光盘及缩微胶片。内容丰富,实用性很强的各类学科专著。内容以佛教教义为主,有工巧、医方、传记、寺志、声明、因明,历算、历史、伦理学、文学艺术、科学实践等。我们在几十年的工作基础上,初步分类统计(统计情况如表)【12】,已完成编目工作,计划今年年底出版发行。
注释:
【1】《甘珠尔》版本及其对勘成果要述载《中国藏学》2005年第一期
【2】其丹珠尔印本,举世之中仅余二部,一部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一部藏于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折本)。《佛光大辞典》 P2588
【3】《金汁写本丹珠尔目录》(藏文) 昂旺洛布著 民族出版社 2004年12月 P19
【4】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工作载《中国藏学》2000年第一期
【5】德格印经院规定:《大藏经》一律用朱墨印刷,以示尊敬,其余典籍用黑墨。
【6】《丹珠尔目录》(藏) 崔称仁青著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5年12月 P577
【7】此书索引分为八类:(一)罗马拼音之西藏语标题。(二)罗马拼音之梵语标题。(三)汉语标题。(四)Bru-sha 语标题。(五)以日语五十音为排列次第之汉语译名。(六)著者索引,印度撰述之著作,著者名多采梵语索引,部分译为西藏语;西藏撰述之著作,则全为藏语索引。(七)各书与大正藏之对照索引。(八)大正藏与各书之对照索引。《佛光大辞典》 P2592
【8】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工作载《中国藏学》2000年第一期
【9】前者的名称及其意义佛教的大藏经一样,没有丝毫的差异。但是,后者即《丹珠尔》就不同了,佛教大藏经《丹珠尔》的丹的藏文原文是bstan,是bstan bcos即文献之义,珠尔的原文是vgyur,即译文之义,也就是文献的译本,即《甘珠尔》之论疏文献译本。而本教《丹珠尔》的藏文原文则是brtan vgyur,brtan是依据之义,vgyur译本之义,在此可延伸为论疏文献,也就是依据《甘珠尔》的论疏文献之义。这就是佛教和本教《丹珠尔》名称的不同及其词义的差异。1990年西藏那曲本教活佛丹巴尼玛开始整个藏区收集散失于民间的本教文献,历时五年多收集共三百八十部,其大多数以手抄本的形式传世至今。1999年西藏自治区投资50万把这些《丹珠尔》刊印发行,藏族历史上第一部本教大藏经《丹珠尔》问世了。
【10】雍仲苯教大藏经目录 《西藏研究》1993年2期。
【11】《藏文典籍目录》 (第一辑)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4年 (第二、三辑)民族出版社 1989年、1997年。
【12】参照《藏文典籍目录》(第四辑)初稿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