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经济 > 民族经济资讯  > 详细页面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李培林 2022年05月26日 阅读量:

近年来,浙江温州创新举措,打造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区。图为畲族群众在蜜柑基地采摘。温州市委统战部供图

贵州抢抓机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图为工作人员在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机房内巡检。 新华社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国家治理和共同富裕”为主题的第五届国家治理研究智库高端论坛(2021)日前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科院社会政法学部、国家治理研究智库主办,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国家治理研究智库民族发展部、中国社科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共同承办。与会专家围绕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研讨。本报摘登部分专家学者发言,以飨读者。——编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同时,他还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在中央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部署中,也提出“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要科学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性与发展阶段性的辩证关系,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共同富裕。当前,应该像当年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目标那样,提出一个符合国情、阶段性、数量化、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现在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共同富裕或收入分配的指标,主要有基尼系数、十分位系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相对贫困率等。我们的研究显示,“农村相对贫困率”,即农村居民年收入低于全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50%的人群,是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指标,因为我国现在实现现代化的最大短板还是在于城乡差距大,绝大多数低收入人口集中在农村。世界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到2019年发达国家相对贫困率的平均水平为11.1%。根据测算,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相对贫困率略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把农村相对贫困率降到发达国家相对贫困率平均水平以下。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到那时,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近十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一直在增长,城乡差距也一直在缩小。2011年至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连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72.4元增加到17131.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0年间累计增长111.9%,年均增长7.8%。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已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从2010年的2.99倍下降到2020年的2.56倍,为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翻番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潜力大,是今后降低农村相对贫困率的有利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影响分配结果的先赋因素差异长期存在的情况下,要持续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流动,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和贫困代际传递。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完善收入和财富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调整收入分配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作者:李培林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