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艺术研究  > 详细页面

融”,无处不在——2021年民族文化现象评析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郑茜 2022年05月30日 阅读量:

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洛神水赋》,精彩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 新华社发

8月31日晚,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歌舞节目《璀璨明珠耀中华》。李响摄

4月14日,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龙湖广场,小朋友唱山歌欢庆“三月三”。 新华社发

12月6日,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妇女特色手工技能比赛中,民间手工艺人在交流手工技艺。新华网发

  2021年,是必将彪炳于中华文明史册的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空前的民族自信,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提升到历史新高度。

  这一年,对于民族文化而言,“融”的主题无处不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愈趋强大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将文化共建共享共情的紧密交融性推向新高;在一系列结构性变革中,文旅融合向纵深推进;“非遗”更全面地融入当代生活,更深地融入当代文化事业;乡村文化旅游则融汇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双重功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亦成为一个标签,正在愈加激活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

  1 文化自信的新高度

  2021年,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小康社会”是延续数千年的憧憬,深藏于东方文明的精神图示之中,积蕴着古往今来的情感能量。显然,它不只关涉经济或物质,而是同时指向文化和心理——告诉世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仍然充满着多么强大的活力!

  这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意义,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是在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中,2021年同时在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一道鲜明的印记,这就是文化自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纪念南宋理学大家的清幽古园里,“文化自信”在清晰洞明的阐释中再一次彰显,并指向一个深刻的政治文化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自信成为观察2021年民族文化的重要视点。在民间,我们看到了一场席卷全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风:河南卫视从春节上演妙趣横生的唐宫夜宴开始,到端午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水舞惊艳出圈,再到中秋水墨狂舞展示传统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刮起了一股闪耀着文化自信光芒的国潮之风,成为2021年的现象级文化事件。本年度另一现象级文化事件是,取材于我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中国国宝大会》《中国考古大会》等一批综艺节目,在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中持续收获口碑与热议,成为本年度综艺爆款。

  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已成时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不断增强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这正是文化自信的深刻体现。

  2 数字化场景下的文化交融

  2021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增强文化认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成为重要议题。

  值得关注的是,浩然崛起的数字信息技术,正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助力。一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视频联动与互联共振不断加强,罗织出一个无远弗届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愈加牢固地凝合起一个个“共同在场”的场景,将文化共建共享共情的紧密交融性推向新高。今年8月底至9月下旬,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首次以网络展播方式举行,42台节目,连续20天线上展演,在云端上演了一场恢弘壮观的民族文化盛宴,奏响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强音。

  在视频社会化的大潮之下,全民性、大众化的视觉产品如何推动文化交融,成为此次观察的又一个重要视点。比起前一年,短视频更深入地卷入了人们的起居日常。据相关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超过8亿人,抖音日均视频搜索量突破4亿——这真切地显示影像成为当下主要文化传播方式的千年大变局,也同样真切地创造出一个“共同观看”的时代大景观,营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环境。报告显示,今年抖音上关于凉山的话题播放达到16.6亿次,那个曾经荒远的大凉山“悬崖村”,成为无数条短视频全方位拍摄的焦点。

  超规模的影像生产、跨时空的共同观看、全民性的共情传播,视觉文化在2021年显示出促使各民族形成共同文化记忆与共同价值观的趋向。去年因7秒视频而迅速走红的藏族青年丁真,此一年间作为家乡理塘县的形象大使,持续牵动网络世界的兴奋神经,使高海拔的理塘打破地理屏障,成为网民心中的旅游打卡胜地。

  网络在一瞬间创造出的共享奇迹,横空出世,前所未有地呈现出数字化环境下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场景,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3 文旅融合:结构性变革不可阻挡

  今年8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为未来5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绘就蓝图。《规划》指出,文旅融合新时代,要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大力推动全域旅游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阻碍全国文旅业的快速增长,但文旅融合带来的结构性变革已不可阻挡,一些地区的整体发展格局因文旅融合而重塑。这一年,与以往注重旅游业的单向拉动不同,“文旅+”以更具整体性的全方位思维,作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例如,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建言下,秉持“文旅+农业”理念,积极推进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香料产业园建设,加快构建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旅游+文化+会展+康养”于一体的绿色香料全产业链——此举将重塑怒江域内民族文化的新格局。

  “全域旅游”理念更具共识性,带来地方文旅发展格局的重新规划。今年5月,以“山水同源 武陵同梦”为主题的“2021中国武陵文化和旅游峰会”在重庆举行,探讨渝、鄂、湘、黔如何突破省、市域界限,共推文旅品牌,打造一个以文化生态圈为特征和核心的文化旅游地。

  文旅融合目前在我国已向纵深推进,一些声名远播的文旅IP已锻造成形,并在疫情防控中接受检验。今年,广西“三月三”节庆品牌再次显现文旅IP的宏大气象:接待游客约1577万人、旅游收入约125亿元、200多个非遗项目展示、1299场群众文化活动……“三月三”已然成为各民族“大聚会、大联欢、大团结、大发展”的盛会,成为广西文化旅游发展的强大推动器,无可辩驳地印证了文化赋魂和旅游赋能的美好前景。

  文旅融合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再注信心。今年是中山大学与云南红河州元阳县政府在哈尼梯田实施的“阿者科计划”实行第3年,此一年间,这项通过发展旅游业打破文化遗产保护困境的社科实验,将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唤醒了一个传统村庄的发展生命力。“阿者科计划”既显示出文旅融合大有可为的潜力,也揭示出文旅融合的时代必然。

  4 “非遗”走向:融入当代生活

  2021年,“非遗”保护工作迎来两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出台。过去10年,中国特色“非遗”保护模式取得了极大成功,交出了一份对于国际“非遗”保护具有创新性价值的“中国方案”。对于未来5年,《规划》强调,“非遗”保护将突出“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重大政策趋向,将推动“非遗”管理更具国家总体战略观。

  这一年,“非遗”表现出融入当代生活的更强趋势。“非遗”与当代生活相融,其动力一方面来自文化消费的强大牵引力,另一方面则在于“非遗”传承人与当代社会更紧密的互动关系。继去年首届“非遗购物节”之后,在本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参与的“非遗购物节”再度亮相,好评如潮,显示出政府在促成“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方面的努力。

  与此同时,包容性更强的“非遗”价值观愈加显现。湖南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利用瑶族盘瓠神话,力图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国爱情小镇”。以往作为祖先崇拜的盘王故事,在文旅场景里被重新演绎,创建出一个爱情主题的旅游景区。这一创新既显示出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显示出包容性的遗产价值观已成为当代共识。

  火遍全网的“长发小镇”也提供了一个大胆的“新传统的再发明”案例。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被称为“第一长发村”的红瑶寨,女性世世代代用淘米水加中草药洗发的传统被认为是千年养发奥秘。今年11月,“长发小镇”品牌出现在龙胜县70周年县庆的礼品中。这一案例揭示出“非遗”在融入当代生活时的另一种途径。当更多的主体参与进传统的再发明,传统的价值转化就成为一个时代主题。

  5 文化产业:弘扬传统与乡村振兴之融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走进黔西扶贫车间,了解特色苗绣产业的发展情况。他说,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走进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强调指出,藏毯产业是符合青海实际的产业,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文化产业在实现乡村振兴中被继续寄予厚望。而文化产业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并在此过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呢?《“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提供了“回望与展望”的双重视点。近年来,中西部文化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创意水平低、品牌效应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情况亦明显存在。一条关于文化产业的规律也已日渐清晰: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会激活文化消费,低端文化供给则抑制文化消费。这正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命门”所在。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排兵布阵的层次格局得到展现:云南展区大放异彩,展示出数字化、媒体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等成果;青海展区吸引众多关注,青博文创彰显民族文化与当代审美的融合;内蒙古展区既以乌兰牧骑队员的歌舞实力圈粉,又以文化数字产品引人驻足流连……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了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的战略布局,其中,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成为规划重点,这意味着在全国文化产业的版图上,富藏文化资源的民族地区仍将利好。此外,《规划》特别提出实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战略,强调文化产业已进入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全新发展阶段。科技驱动下的民族文化产业将如何布局?如何适应新技术而生成文化产业的新业态?这将构成未来民族文化的观察点。

  6 文化科技融合:又一个风口

  事实上,科技介入不只是未来的观察点,也已经成为当下文化产业面临的现实风口。

  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迈入数字文化经济时代,成为2021年的显著特色。腾讯研究院在3月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文化产业的虚实结构“肉眼可见地”发生重构,强调文化与科技融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具有深远意义。

  数字新基建亦成为一个被广泛认知的新概念。所谓新基建,即国家将大规模实施5G—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旨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可以预见的是,新基建布局将促使文化与科技缔结更多的耦合点,构建出一个高度交织、复杂融合的数字文化系统。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新基建的大规模投入显然有望为发展带来新契机。今年9月,云南丽江被列入第四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集聚类名单。丽江加入文化科技融合的前沿阵列,可被视为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这对于古老的丽江以及传统文化景观意味着什么?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出现国内首个百米动态民俗风情长卷,以及一个运用世界前沿虚拟现实技术与机械动感平台技术,实现360度视听、体感多维度沉浸体验的民族文化VR体验项目,带领观众深度进入文化记忆中……

  可以预见的是,文化科技融合的风口,将唤醒一大批传统文化资源在数字世界里竞相起舞或径直起飞;一系列应用场景将落地文化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众多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叙事将付诸虚拟化重述;许多经典人文景观将在数字逻辑下再现……对此,一个典型案例是女书。女书发源地湖南永州市江永县,正在试图构建女书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通过大数据、VR、5G、全息影像等,实现女书文化爱好者的国内外连接,力争把江永县打造成“世界闺蜜文化体验中心”。这也凸显了一个事实:文化和科技的跨界相拥,正在完成新一轮文化重构,其间,创造的成分已远远大于传承——这也再次证明:传统的再发明,正是当代民族文化的重大主题。

  观察和评析2021年的民族文化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化媒介的广布,突破了距离的阻隔,人们越来越生活在场景相连并相似的世界之中,全球与本土走向融合。的确,2021年,“融”,无处不在。

作者:郑茜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