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古城内,有一座题有“天雨流芳”的牌坊,如今它已成了丽江的文化标志之一。而“天雨流芳”,就是纳西语“读书去吧”的音译。
在“天雨流芳”劝学古训的鞭策下,人口只有30余万的纳西族创造和传承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拥有两项世界级遗产——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近代以来,纳西族的学者、作家、艺术家等文人辈出,纳西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我国56个民族中居于前列。
丽江古城内“天雨流芳”的牌坊。 肖静芳摄
丽江,文风流韵数百年
看过电视剧《木府风云》的人,对纳西族的木氏土司一定不陌生。如今,到丽江古城游览的人,大多会去木府看看。木府恢弘的宫室,再现了木氏土司当年的权势。
木氏土司的“木”姓,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丽江地处滇西北,是明王朝“辑宁边境”的重要力量。中央王朝对木氏土司十分倚重,这提高了丽江的地位,也无形中促进了丽江与中原的文化经济交流。明朝的历任木氏土司,都极为崇尚汉文化,极力效仿中原名流的礼俗。
丽江古城随处可见纳西族东巴文字。 肖静芳摄
在木府里,有一座名为“万卷楼”的藏书楼。据载,里面曾藏有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以及众多名士书画、诗集,皆是学苑瑰宝。藏书的丰富,反映出木氏土司对文化教育的推崇。《明史·土司传》云:“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
明代木氏土司中有名的木增,自小熟读经史子集,文学修养甚高,曾邀徐霞客等名士到丽江,并与杨升庵、张志淳、董其昌等文人雅士书信相酬唱,留有诗词赋一千多首,著有《啸月函》、《山中逸集》等7部诗文集。
除了木增,历代木氏土司中还有木公、木泰、木高、木青等,皆能用汉文写诗作赋。他们开创了纳西族历史上以汉文创作的先河,其作品分别被选入《明诗别裁录》、《滇南诗略》中。
木增除了自己喜好汉学,还积极从中原延揽汉学教师、医生、画师等,如明代文人蓟羽士、画家马肖仙、名医杨辉等。除此之外,他还聘请开矿技术人才、建筑人才及其他工匠到丽江,促进了丽江地区科技文化的发展。
如今,伫立在木府外的“天雨流芳”牌坊,就是木氏土司时期的产物。几百年来,纳西人耳濡目染,“读书去吧”已从一种训诫演变为一种精神境界,成为纳西人的追求与使命。
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丽江历代木氏土司的知书好文之风,对纳西族民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云南省丽江市黄山完小的纳西族教师和尚花(左)教学生书写东巴文。 资料图片
清朝康熙年间,孔子的后裔孔兴询任丽江府流官通判,创办了丽江府学。当一些守旧分子干扰纳西族子弟入学时,孔兴询便命令木氏土司的把事,在府学里当差执役。人们消除顾忌,争先送子弟入学,学风大兴。
雍正年间,丽江改土归流。土司制度虽然没落了,但是从中原而来的流官,却不断把汉文化教育带入丽江。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馝,对边疆的汉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创办了“雪山书院”。乾隆年间,在丽江原有3个义学的基础上,又在各乡里设立18所义学,使平民子弟的入数倍增。在当时丽江府学儒学教授万咸燕的主持下,编写出纳西族地区的第一部地方志书《乾隆丽江府志略》,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山川风貌、文化习俗等作了详细的记载。
据统计,至清光绪年间,丽江已有3个书院、31所义学馆,遍及城乡各个角落,纳西族学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从改土归流到废除科举的180年里,丽江先后出了60多位举人、7位进士。丽江古城内的科贡坊,乃清道光年间民众为“一门出了三举人”的杨家捐资所建,这是纳西族崇尚文化、善于学习的又一见证。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清末开始,纳西族知识分子中就涌现出一批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留学生。如周冠南,1905年留学日本,是早期的同盟会员,回乡后成为全国第一张白话报——《丽江白话报》(1907年创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此外,还有考取巴黎大学法科第一名的李汝哲;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炮科的炮兵专家李汝炯等。
上世纪20年代以后,不断有丽江的纳西族学生考取北大、清华、北师大、中山大学等。到抗战前,丽江全县不过13万人口,但各种公立的中小学已发展到230多所,可见教育之普及。
抗战爆发后,云南成为大后方,国内一些名牌大学迁到昆明、大理等地。一些纳西族学生到这些学校深造,同时,也有不少西南联大等校的毕业生到丽江的中学任教,从而促进了丽江教育事业的发展。到1949年前,丽江已有各类学校274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纳西族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至1979年,新中国培养的纳西族大学生就达700多人。如今,纳西族的教授学者、高级医师、工程师、作家诗人等,遍布全国各地,也有不少在国外工作。
1997年,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2003年,丽江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成功。一个人口只有30多万的民族,拥有了两项世界级遗产,这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各民族中也是罕见的。这不仅得益于纳西族崇文重教的传统,使其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也得益于新时期培养出的众多纳西族杰出人才,是他们为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而竭力奔走、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