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建筑 > 特色建筑  > 详细页面

虹饮山房尊荣 乾隆六次幸临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1日 浏览量:

  虹饮山房,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古镇山塘街,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乾隆下江南每游木渎,必先在此弃舟登岸,入园游历。纪晓岚、和珅、刘墉等大臣也都曾数次下榻于此,留下了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御道,返回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个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他还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一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表演,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必游虹饮山房,而且一定要在这里看戏。

古典园林·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虽因乾隆六次幸临而显尊荣,它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座明代园林联袂而成,中路为门厅、花厅和古戏台,建筑体量宏大宽敞,既有江南文人园林的秀气,又兼北方皇家园林之大气,于大开大合之间,尽显宦家之气度,幽人之韵致,别出于苏州园林一贯之精致传统,为南北园林不同文化风格巧妙融合于一体之典范。

  修复后的虹饮山房占地二十二亩,分东园、西园和古戏台二个部分。为了更好的充实其历史文化内涵,虹饮山房在修复过程中还增设了很多专题陈列,尤其是其中的圣旨和科举系列,展示了清代十位皇帝的圣旨真迹二十幅,以及古代考场作弊的各种“夹带”,实属罕见。

虹饮山房·圣旨馆

  馆藏圣旨:

  木渎圣旨珍藏馆里陈列着清代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二十道圣旨。所谓“圣旨”,是民间对皇帝“诏书”、“封诏”的尊称。“诏书”专指皇帝的命令文告;而“封诏”就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委任状”、“任命书”、“聘用文件”之类。

  “封诏”分“诰命”和“敕命”两种: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圣旨用七彩绫;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用的是白绫。在清代,这种贵重的绫锦丝织品专门由江宁织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过江宁织造,而他的外公李煦也担任过苏州织造。

虹饮山房·特色建筑

  对于圣旨的保管,历代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官员得到皇帝授予的圣旨后,就把圣旨小心翼翼地珍藏于秘箱内,而另外复制木刻匾牌悬挂于殿堂之上,以显示家族之荣耀。如果遇到水、火或偷盗导致毁失者,经申请复议,准许给予补给;如果是因为收藏保管不慎导致虫蛀、损坏者,轻者罚俸禄六个月,重的革去官职;最为严重的就是将圣旨典当,这就违反了大清刑律,除了追夺缴还外,还将移交刑部,以欺君之罪论处。

  木渎圣旨馆除了珍藏有二十道清代皇帝圣旨外,还收藏了一道慈禧太后的懿旨。慈禧在清后期因其专权保守,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留下了千古骂名。不过,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达的公告全民的“一视同仁”懿旨中,却有其非常进步的一面。

虹饮山房正殿

  虹饮山房展示的这些皇牍文化藏品可谓富丽堂皇,琳琅满目,不失为一个了解清代吏治、解读科举文化的窗口,在欣赏文化的同时,留下更多的则是沉重的思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