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历史 > 古代民族关系  > 详细页面

南诏国的建立和与唐朝的关系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任阳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9日 浏览量:

  南诏国(738—902年),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当7世纪末,唐朝正积极经营洱海地区的时候,此时唐朝西南边疆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迅速壮大的吐蕃势力不断派兵攻打唐朝西南边境,对唐朝的西南疆域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之下,唐朝便决定从洱海各部中选择一个奴隶主集团加以扶持,让其统一洱海各部,使之既能控制洱海地区的局势,又能遏制吐蕃势力的南下,减轻吐蕃对唐朝西南边境的压力。权衡之后唐朝选择了南诏(蒙舍)奴隶主集团来完成统一洱海的使命。

  从开元二十二至二十五年(734—737年),唐朝调动姚州都督府的兵力协助南诏进行统一洱海地区的活动。唐朝派御史严正海等与南诏王皮罗阁一起制订了统一各诏及各部落的战略。

  734年皮罗阁之子阁罗凤在严正海所率唐兵的配合下进攻石和城(今云南省凤仪县),皮罗阁率兵攻下石桥城(今云南省下关市),乘胜夺取了太和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太和村),并击败了邓睒诏,占领了大釐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喜州),接着在大釐城以北筑龙口城(今上关),很快控制了原西洱河河蛮各部地区。河蛮地区原先是受已归附吐蕃的“三浪”(即浪穹诏、施浪诏、邓睒诏)所管辖,于是“三浪”便联合起来对付南诏,因此皮罗阁亲率南诏兵与“三浪”抗争,将“三浪”打败,“三浪”残部退守剑川。736年唐朝又派内给事王承训率唐兵与皮罗阁“同破剑川”,将“三浪”彻底击败,统一了“三浪”地区。同时皮罗阁还出兵越析诏,将越析诏消灭,统一了宾川地区。在南诏王皮罗阁出兵统一洱海以北四诏的时候,对于与南诏毗邻的蒙嶲诏则采取了非军事统一的方法,这是由于蒙嶲诏与南诏是近亲部落,因此皮罗阁便以“推恩嶲利”的方法,吸收了蒙嶲诏的部众,进而将其领土兼并,统一了蒙嶲诏。至此,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完成了统一洱海地区各部的使命。

  南诏皮罗阁在“效命”、“输忠”于唐朝的情况下完成了对六诏的统一。由于皮罗阁统一六诏的“功绩”,于是唐朝便对皮罗阁进行加封,“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九月,封西南大酋帅蒙归义为云南王……西南大酋特进越国公”。皮罗阁的诸子皆被唐朝封为刺史。唐朝对皮罗阁的册封,标志着南诏国历史的正式开始。

  南诏是唐朝西边的一个强大势力,对唐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又是在唐朝的扶持之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唐、南诏之间有着极为微妙的关系。相互间恩怨和战,前后历经南诏13代王,近300年。在13个王中,有10个被唐朝加封,使友好关系成为主流。而矛盾和战争也不断出现,战与和交替往往又与唐与南诏间的国力、统治者双方利益的得失有着密切的关联,最终造成唐与南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参考资料:王锺翰:《中国民族史概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