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体育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详细页面

蒙古族传统体育:搏克(摔跤)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方征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9日 浏览量:

搏克的起源

  搏克(摔跤)是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是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的主要内容之一。蒙古族蒙古族摔跤的历史较为久远,西安出土的汉初匈奴遗物的铜牌上即有摔跤图案,其摔跤的架式与今天的蒙古式摔跤的摔法十分相似,而且图案还以树和马为衬托,据考证应该是蒙古族摔跤史的重要线索之一。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很突出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体力、毅力、技巧等。元朝的帝王十分提倡摔跤运动,每逢举行重要宴会,都要有摔跤交手竞技助兴,并像中原历代王朝用武举选士一样,把摔跤定为武举取士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时摔跤的佼佼者可以获得很大的荣誉。现在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

  搏克的历史发展和规则演变、大致可分为“最野蛮、野蛮、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四个阶段;野蛮的氏族社会中,人类们为了生存,在与野兽和同类的搏斗中发展了搏克,当时“以生死”为取胜作为标准;第二阶段(13世纪蒙古族的兴起)和第三阶段(元朝建立),搏克运动开始用于政治、军事及经济和文化娱乐之中,胜负标准从生死”逐步演变为“双肩着地”和“躯干着地”即负。现在的的搏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胜负标准又发生了变化。

搏克的特点

  蒙古式摔跤不同点是:参赛人数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32,64……512等。单淘汰制,无时间限制,一跤定胜负,每轮淘汰半数。名次排列以冠亚军为准。列如:在九轮决出冠亚军时,在第八轮被冠军摔倒者为第三名,被亚军摔倒者为第四名,第七轮被第三名摔倒者为第五名,被第四名摔倒者为第六名…    运动员不分体重。场地不拘大小,一般在平坦草地上比赛。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为输。技巧动作较多,有十多个基本动作,比赛过程可作出上百个动作,还可以互抓肩膀,互相接腰,或钻入对方腋下进行进攻,但不能抓腿抱腿,也不能跪腿去摔,主要以腕力和腿的技巧取胜。蒙占式摔跤比赛历来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512人以上,中型256人以上,小型64人以上。

  蒙古式摔跤服装颇具民族特色。摔跤衣为布制或皮制,上缀闪亮的铜钉或银钉。摔跤衣樱上系有“希方布格”(即圈巾,用青、红、黄三色布制成,青象征天,红象征太阳,黄象征地)。为了防止在搏斗中用缠腿动作引起伤害事故,也为了在大量出汗时衣服不致贴住身体,选手们一般穿用白布缝制的肥大摔跤裤,在摔跤裤外还有一种无档的“套裤”,上绣有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它有护腿和护膝的保护作用。为了防止滑倒和靴子破裂,摔跤手在激战前一般还用结实的皮条为浪古靴或马靴加固。颈上套五色绸穗制成的彩条“景嘎”,获得的名次越多,彩条就越多。

比赛场地

  比赛在平整的天然或人造草坪,或土质地面上举行,要求表面清洁,无碎石粗沙,不得有与地面镶平的坚硬物(如砖、石、金属物等),土质场地要保持适当硬度。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在室内进行,但必须用中国式摔跤或柔道场地的设备、规格代替并罩帆布盖单。或铺设一定厚度的粗绒地毯。团体赛、个人赛、表演赛均采用长方形或扇形场地,其边长、半径视比赛规模而定(32米、64米、128米……)。

  如有三个以上场地,则应按放射形成或扇形布局;长方形场地以并列平行布局;推圈决胜场地:2。5米为半径的圆圈,由线的内沿算起。(图1)

  

入场仪式

  比赛开始的入场仪式别有趣味。身材魁悟、体态稳健、身着金光闪闪的蒙古服装的摔跤手排成竖行,腰胸挺直,两臂平伸,慢悠悠地上下摇动,好似雄鹰展翅,显得格外健壮,伴随祝福和掌声欢跳到主席台前,双手拍在膝上作鞠躬礼。

  正式比赛时,专门邀请一些长辈唱歌助兴。歌声起,双方运动员跳跃进场.跳跃是蒙古式摔跤又一特点。出场跳跃高而快,时间长,是激烈赛前的准备活动,收场跳跃慢而放松,是对人体很好的整理活动,跳跃有狮子舞步、鹰舞步和车轮等形式,随着连唱三次摔跤歌,双方摔跤乎两手扶单腿跪在两名助手肩上,刹那,摔跤手一跃而出,开始搏斗,以摔倒对方为胜,把双方扶起来,双双跳着多姿的舞步到主席台前报记名次,并随手抓一把桌子上的奶食、糕点、糖果、边吃边向天空和人群抛撒,慢跳回场。

搏克比赛的规则

  比赛性质分为个人比赛:以个人在所属级别内竞赛所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团体比赛: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名次运动员的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名次。

  比赛形式:比赛采用循环制或淘汰制。年龄及体重级别年龄不受限制。体重分5个级别、52公斤级、62公斤级、74公斤级、87公斤级、87公斤以上级。称量体重全部比赛过程只称量一次体重,开赛前一天称量,称量体重工作应在一小时内完成。由裁判长1人、裁判员2人,记录员1人和医生1人组成称量体重组,进行称量体重工作。保存原始称量记录,不得涂改。运动员称量体重时,必须持有效证件,经称量体重组核对资格后,方可进行称量。称量体重时,只可穿一条短裤。先由体重轻的级别开始称量,每人称量一次。如称量后运动员体重超过原属级别,并在规定称量时间内不能达到原属级别,则取消该级别比赛资格。

  比赛开始前和比赛结束后双方运动员互相握手,并与主裁判员握手致意。

  比赛时间每场比赛为3局2胜制,每局3分钟(净时间)。每局中间休息30秒钟,比赛中胜一跤即为该局比赛结束。如运动员需连续比赛,场与场之间至少有10分钟休息时间。比赛要求双方运动员必须抓好对方腰带,即双方双手在对方体侧或背后抓握。每局比赛均由主裁判员发令开始。每局或每场比赛结束均由计时员鸣哨或鸣锣。在比赛进行中,主裁判员发出停止口令时,双方运动员应立即停止比赛。比赛开始前,以抛币方式决定抓握方式,获选择权方可优先选择第一局右手(或左手)在里,第二局交换抓握方式。如平局则进行第三局,抓握方式以抛币决定。每局比赛结束后,非经裁判员同意,运动员不得擅自离场。比赛终场结束,裁判员宣布终场获胜者后,双方运动员相互握手致意,并同主裁判员握手致敬,方可退场。

  比赛中进攻有效与无效的判定:进攻有效有在比赛区内使用的动作,将对手摔倒在保护区;在比赛区内将对手摔倒后,自己踏入保护区;对方倒地与进攻方踏入保护区同时发生;

  动作结束与口令或锣声同时发生。进攻无效有踩对方脚;将对手摔倒前,自己踏入或摔入保护区;主裁判员叫停后;锣声响时,开始的动作;锣声和口令之间完成的动作。

  犯规、消极、罚则

  犯规:使用反关节动作有意伤害对方者;用手、肘、膝、头、撞击对方或抓对方生殖器者;踩着对方脚进攻、用脚踢对方或用脚蹬、踹对方者。

技术犯规

  双方比赛时不准故意绊脚;如故意绊脚并将对方摔倒,则判对方胜一局;无意绊脚而将对方摔倒则受警告一次;比赛进行中出现故意干扰比赛、伤害对方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言行。

  比赛进行中自行停止比赛者;比赛进行中由于处于不利情况而要求暂停者。比赛中单手或双手脱把,手、膝着地;

  消极:比赛中故意向后退或向前推对方无进攻意图者;比赛中抓握好对方,但长时间不使用动作,故意拖延时间者;仅使用假进攻动作,无真正进攻意图者。

  罚则:凡手脱离腰带或手撑地者,第一次劝告,第二次警告。凡运动员比赛中犯有“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之一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劝告、警告,取消该场或全部比赛资格。比赛进行中,运动员或教练员指责裁判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该运动员劝告、警告,取消该场或全部比赛资格。比赛中一方犯规,如果对犯规运动员有利,应立即停止比赛,酌情处理;如果对犯规运动员不利,则不停止比赛,等该进攻动作结束后再停止比赛,并酌情处理。故意摔假跤,一经发现,应立即停止比赛,对其队员进行劝告,仍不听者则予以警告,第三次则取消双方运动员该场或全部比赛资格。运动员不积极进攻,拖延比赛时间持续30秒即警告一次,在第一次警告后进行第二、三次警告之前,不再给予劝告。劝告在整场比赛中只给一次。一场比赛中,不论消极、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一方受到3次警告时,取消该场比赛资格。比赛中,运动员采取消极态度,有意逃避抓握、逃出界外、故意推人出界者,可立即给予劝告或警告。

搏克的传统奖励办法

  传统的奖励办法是按比赛规模分等级给奖。凡参赛者均按级发纪念奖。如首轮被淘汰者为1元钱的实物,二轮被淘汰者为2元钱的实物,小型比赛的冠军奖1只羊和1块茶砖;中型者奖1匹骏马,大型者可获81种奖品,如驼10峰、马10匹、牛10头,砖茶10块等9种。大型比赛的夺魁者格外受尊重,其英名在草原上长期流传。对多次夺魁因年老而不能继续争雄于跤坛的老将要召开隆重大会,授予“达尔罕”摔跤手这一最高终身荣誉称号。接受称号者穿上全套比赛服装,进场表演后,会议主持者发给证章、证书、纪念品,请他喝一碗奶酒,并宜讲成绩。“达尔罕”摔跤手要求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脱下摔跤衣峪给他,互相拥抱,然后一齐跳跃出场。“达尔罕”摔跤手大都会自愿承担教练员义务,把技艺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少年一代。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吉林郭勒苏木胡格吉勒图嘎查牧民伊德木16岁开始到45岁时已参加敖包庆典和旗以上那达慕和运动会。1956年31岁时在全国第二次摔跤比赛时,获“健将”称号。1982年57岁时又成为锡林郭勒盟第六届那达慕1024名摔跤手中的佼佼者,被授予“达尔罕”摔跤手的光荣称号。

搏克的传承意义

  搏克运动自始至终努力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的平等关系:对人身体言,搏克运动追求强壮和健美;对社会生活而言,搏克追求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平等团结、和谐友爱、持久永恒的友谊和无限博爱的关系。这种文化内涵始终贯穿着搏克的整个发展过程。搏克运动体现了蒙古人对生活的大彻大悟、超凡洒脱。搏克内涵非常丰富,涵盖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搏克历来提倡人人平等、不畏强暴、不欺凌弱小,重在参与;经过参与、交流、拼搏、竞争,达到消除隔阂、忘记仇恨、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最终达到所有的人高兴、欢乐,皆大欢喜之目的。

  全国著名体育社会学家、解放军体育学院教授刘德佩先生指出“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摔跤。其中蒙古族搏克的竞争意识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竞争意识,又保持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相结合,十分贴近生活等三个特点”。搏克是一个孕育着深邃哲理和丰富民族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将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介绍给国际体育大家庭,是我们全民族的光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