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美术  > 详细页面

200米长卷《长江万里图》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婧姝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7日 浏览量:

展览现场展示的《长江万里图》。

展览现场展示的《长江万里图》。

展览现场展示的《长江万里图》。

  中国民族报讯 (记者王婧姝) 中国画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4月10日在国家博物馆首次亮相。《长江万里图》是以“新时代的长江”为主题的叙事性巨作,画卷全长200米,高1.5米,全面展示了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

  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格拉丹冬雪峰,到太平洋西岸的东海之滨,长江犹如一条气势恢宏的矫健苍龙,得天水,出千峡,纳百川,自西向东横贯神州大地,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生命之河。古往今来,面对生命之河的悠久历史和壮丽景色,许多丹青国手都留下了不朽的墨宝画卷。从南宋的夏圭、明代的吴伟,到近代的张大千、吴冠中等艺术巨匠,都曾绘制过《长江万里图》。这些传世的画卷见证了千百年来长江的自然变迁、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脚步。

  岁月更迭,风雨沧桑。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长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记录这一历史巨变、为新时代的长江造像,2017年3月,中国画学会联合海澜集团倡议并发起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的美术创作工程。整个创作过程历时一年之久,中国画学会召集全国最优秀的50多位美术家,成立了《长江万里图》创作艺术委员会,广泛收集长江各类史料。经过多次研讨和论证,委员会专家最终确定,以表现新时代的长江面貌,反映长江文化精神,突出时代性作为美术工程《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主旨,同时还制定了从草稿、小稿、采风、中稿到大稿的创作流程。

  为祖国河山立传,《长江万里图》巨幅长卷是当代艺术家利用中华民族特有的中国画艺术形式——山水长卷进行的集体创作,以超越时空的文化视角进行大的艺术概括,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艺术审美。从源头雪山到高原绿洲,从长江三峡到江汉平原,从苏州园林到东海入海口,整幅作品雄浑磅礴、起伏跌宕、风光万千。一幅长卷,仿佛是一个跨越千年的时间长廊,浓缩了浩荡长江的沧桑巨变、万里风光。《长江万里图》不仅画出了一幅新时代巨制山水图,更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画出了长江两岸人民的现在与未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不仅是我们的母亲河,而且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崛起。《长江万里图》表现的正是我们要坚守的文化自信。放到文化大背景里来看,这幅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史料性、历史感,足以让任何一位观众站在这幅作品的面前的时候,都感到振奋和激动人心。”

  对于这一长卷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出,刘大为表示,《长江万里图》不同于古代的山水画,不是文人骚客案头观赏、手头把玩的私人物品,它是一种公共艺术品,是要放在美术馆、博物馆供大众观赏的公共艺术。它是符合时代主旋律,所有人都能够欣赏、能够共享的艺术成果。

  据悉,“美术创作工程《长江万里图》巨幅长卷展”于4月13日在国家博物馆结束展出后,将由海澜美术馆永久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