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英(1926年9月30日--2011年1月6日),女,湖北丹江口人,武当武术正宗嫡派传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武当山嫡传太乙五行拳正宗传人,生前任武当山剑英国术馆馆长、武当山道教武术总教练、中国武当拳法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体育武术科学研究会委员、十堰市武术协会顾问、十堰市武协副主席。
1926年出生武当山下的老均州城,1932年随名师习武,自幼学习小洪拳、大洪拳、燕青拳、十二路弹腿等许多武术套路,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基础。
1942年,赵剑英奔赴前线。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她用爱心抢救伤员、护理病号,用满腔的热情唱出抗日救亡歌曲。同时,她还义务为抗战将士悉心传授徒手格斗、擒拿、搏击等自卫防御方法。
抗战胜利后,赵剑英随丈夫覃辉(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桂西指挥部十支队参谋长,)回到广西,把自己的全部热情投身于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武术事业建设中。
1957年6月,赵剑英代表广西自治区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评奖观摩大会"。参加这次盛会的有来自27各省市自治区的 183名男女武术健将,赵剑英以她精湛的武功取得了剑术表演的优异成绩,并得到了武术界的广泛好评。
在动荡的二十年的沉寂后,80年代,赵剑英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竞技舞台,引起了海内外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遇到了她武术生涯的又一位贵人金子弢,终于在跋涉五十年后迈入武当殿堂。
1980年赵剑英应邀参加湖北省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作为主力队员于同年7月代表湖北队赴山西太原出席全国武术观摩交流运动会,赵剑英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技压群雄,荣获大会优秀奖。同时,赵剑英更大的收获是在太原全国武术交流会上有幸结识众多武林前辈。更是结识了代表浙江队参加比赛的金子弢老先生(金子弢,这位传奇人物正是隐姓埋名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当山嫡传太乙五行拳正宗传人爱新觉罗·普寰),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里,赵剑英每天跟金老先生学拳。有扎实的外家拳功底,再加上与生俱来的武术灵气,短短一个多礼拜,赵剑英就掌握了太乙五行拳的主要动作。使剑英成为武当山嫡传武当太乙五行拳正宗传人。
金老先生很满意这个学生,不仅把太乙五行拳的有关资料交给了赵剑英,还收下赵剑英作为武当太乙五行拳的正宗传人。赵剑英也立刻把这一情况向湖北省武术管理部门作了详细汇报。从此,武当内家拳这一在武林中沉默了数十年的拳宗,又赫然出现在中国武坛上,令世人瞠目。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武当太乙五行擒扑23式),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为依据,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旨归,讲究尚意不尚力,贵化劲而不硬抗。它像太极一样圆滑,希望在和别人抗争的时候首先保护自己而不是打击别人。太乙五行拳动静自如,心息相依,辨位于分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
"我虽然生在武当山下,从小就听人说武当有拳,但却一直没有亲眼见过。我虽然从小练拳,但是见过的也大都是太极、形意、八卦之类,从不知道真正的武当拳是什么样子。没想到这么多年后我终于有机会诠释武当内家武术风格。小时候常听人说拳打卧牛之地,直到练了这套拳我才彻底了解其中的含义。"赵剑英在提起自己最初习练太乙武当拳的感触时,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外家拳讲究手脚并用,对习练者的身体素质、爆发力、弹跳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虽然它姿势潇洒好看,但是长期习练起来就会无法避免地给人的身体带来一些伤病。我身上现在就有不少早年习练外家拳积累下来的老伤。相比之下,武当拳就更适合中老年人练习,可以强身健体。"
从80年代以后,赵剑英把全副精力集中在太乙五行拳和武当内家拳的钻研上,深切感受到了武当武术的深厚内涵。赵剑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了解武当武术,于是开办武馆、广收门徒,加拿大、德国、匈牙利、波兰、新加坡、中国香港以及国内众多武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向赵老师拜师学艺,门徒遍布全球。
2007年5月,鉴于其对武当武术的突出贡献,赵剑英被文化部办公厅任命为国家级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领衔武当武术。
参考资料:360百科、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