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概况】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也是东乡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
全县辖19个乡、5个镇、229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总户数5.55万户,总人口29.16万人,其中东乡族占87.04%。全县总面积15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6.78万亩,人均耕地1.33亩。全县海拔1735—2664米,年均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高达1387毫米。
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呈现出山大、山多、山破、山高,沟多、沟深、沟小、沟窄的特点。四面环水,境内缺水,植被稀疏,十年九旱,灾害频繁,全县29万多群众分散居住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中,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处于甘肃省、临夏州后列。
历史上,东乡隶属河州(今临夏),1950年9月成立了东乡自治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境内有丰富的马家窑、齐家、辛店等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遗存,王家古文化遗址考证了15000年前东乡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林家遗址出土的陶器、骨器等珍品是迄今为止甘肃境内最早的发现,出土物印证了早在5000年前这里的人们已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出土的一件铜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铜铸器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刀”。
东乡民俗独特,别具一格。东乡族自称“撒尔塔”,信仰伊斯兰教,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是13世纪中叶以中亚撒马尔罕地区的色目人为主体,融合汉、蒙、藏、回等民族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东乡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服饰、饮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民族习俗。风格迥异的清真寺和拱北随处可见,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乡物产丰富,独具特色。名优特农产品闻名遐迩,东乡“手抓羊肉”享誉大西北,东乡洋芋远销全国各地,唐汪大接杏、河滩大红袍花椒等品质优良、风味独特。
【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有马家窖、齐家、辛店等文化类型的文化遗址10多处,有被喻为“龙骨”的生长在数千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其中林家文化遗址考古出土的铜刀,经考证为我国最早的铸铜器物之一。风山乡池滩出土的乌龟化石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源源流长的东乡族民俗风情、花儿滥觞、诗歌传说、民族碑铭、丹霞地貌、遗存古迹,与现代民族经济开发区相映成辉,让人感慨这块土地的神奇和变迁。
旅游重点线路:
1.环库特色旅游:(1)达板经济开发区--达板休闲垂钩区——葡萄山雄资——洮河风光——唐汪杏花村——唐汪红塔寺遗迹;(2)县城—东乡梯田--邢家梁森林公园——奔驰沟石林丹霞——祁杨度假村——东塬生态度假村
2.库区风光旅游:刘家峡大坝——叭咪山——邢家梁森林公园——奔驰沟石林丹霞——炳灵寺——河滩旅游度假区——临夏
3.民族风情旅游:达板休闲垂钩区——县城——民族文化馆——东大坡森林公园(东大坡山庄)——临夏
4.历史文物旅游:达板开发区——葡萄山遗迹——唐汪古文化遗址——汪集崖头沟古生物化石点——县城博物馆——下王家古文化遗址——林家古文化遗址——椒子沟地层剖面——临夏
参考资料:东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