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般认为,畲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与汉族杂居的过程中,受到汉人的影响,通常使用汉文。但随着新中国成以后少数民族语言普查,学者们发现,畲族是有自己内部使用的语言的,只是古畲语在与汉、瑶、苗等民族的长期杂居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分化成了现代畲族使用的三种语言:惠东畲语、福安畲语与贵州畲语。
惠东畲语
惠东畲语指的是居住在广东莲花山区、罗浮山区的惠东、海丰、博罗、增城4个县的畲族人使用的语言,这些畲族人自称 “活聂”,也叫“山人”,这种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跟瑶族布努语炯奈话比较接近。
福安畲语
福安畲语是除广东的惠东四县和贵州畲族外,其他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以及广东的潮州、丰顺等地的畲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这些地区畲族人和客家人混居,使得福安畲语和客家话存在许多相似性,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福安畲语就是客家话。
贵州畲语
贵州畲语是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市和都匀市的畲族所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惠水次方言。使用贵州畲语的人口约有四万人,贵州畲语与汉语在音节分类、性质分类、结构分类方面基本相同,但语法和语义有很大差别,语音有闭塞音、塞擦音、塞边音等,分不带鼻冠音和带鼻冠音两种。
畲族的语言被发现较晚,学界关于畲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讨论还在继续。
参考资料:
1.钟伯清《中国畲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2.钟雷兴《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族出版社,2009。
3.甘春妍《博罗畲语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