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中华民族 > 中华民族研究  > 详细页面

民族团结一家亲 救治脑瘫儿献真情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列来拉杜 2018年11月19日 阅读量:

  2017年11月7至10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民委共同举办的“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民族团结中原行”主题采访活动在中原大地举行。民族画报社记者与其他来自中央主流媒体及河南省内主要媒体的2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次采访活动。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族团结思想,落实中央和河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在4天的时间里,采访团走进了河南省的工厂、企业、社区、学校、部队、村寨: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脑瘫痪孩子,经过汉族医生的精心治疗,走路说话叫出“爷爷”;维吾尔族群众亲切地称武警官兵为朋友;回汉民族群众互称兄弟;郑州市第四中学的西藏班班主任说对来自雪域高原的学生“先做父母、后做老师”……一个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典型事例,展现出了河南省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汝州金庚康复医院宋兆普院长怀抱医院收治的孤儿患者

  在治疗室里来自新疆的加苏尔江、米合热、热依曼几位患儿在接受治疗,江苏尔江的妈妈阿依古丽说: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孩子的康复效果明显。这里的医生不仅给孩子治病,还教他们医学知识与康复技术,并且在孩子的生活方面也提供便利。金庚康复医院的每位脑瘫患儿家属,都能够从那些能蹒跚走路的脑瘫患儿身上看到希望。有的患儿经过一年的治疗,已经能走路了。

来自新疆的加苏尔江在接受治疗,他只有8个月大

  高尚的医德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让许多患者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这其中也包括来自新疆哈密、和田、内蒙古等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脑瘫患儿。这些来自边疆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患儿家属,在讲述治疗的过程中,都提到宋兆普院长的医者仁心。他不仅医术水平高超,精心诊治患者,而且还减免了患者的医疗费,并向家长普及了许多医学知识。

  新疆脑瘫患儿与河南汝州金庚康复医院结缘于院长宋兆普的一次考察。2015年宋兆普在新疆考察时,了解到和田地区230万人中6岁以下的脑瘫患儿就有2700余名,而当地却没有一家治疗脑瘫病的专业医院。中医世家出生的他知道,治愈这样疾病的难度与所需要的费用,对于边疆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或是患者家庭无钱治疗而放弃,或是因治病花费巨大而接近贫穷。

  “治好一个脑瘫患儿,就相当于拔掉了一个家庭的穷根儿。作为医生,我有责任救助新疆的那些孩子,有责任为他们的家庭排忧解难,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尽一份力量。” 宋兆普决定利用中医药加康复治疗的办法救治这些新疆脑瘫患者。在他的努力下,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与和田地区残联达成救治合作协议,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援疆救治脑瘫儿童”的活动,先后有49名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来到河南进行免费康复治疗,其中19名已经康复并回到新疆,治疗有效率达100%。

康复治疗诊室

  在援疆救治脑瘫儿童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宋兆普觉得新疆到河南路途遥远,费时费力,不利于大多数脑瘫患儿的诊治。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新疆脑瘫患儿得到及时的救治,2015年以来,河南省汝州金庚康复医院与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的罗科曼康复医院合作,分别在和田地区所属的墨玉县、和田县、洛浦县建立了三所金庚罗科曼康复医院,为了使组建起来的康复医院正常运转,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为当地康复机构培训了康复技师176名、护士30名、医生20多名。

  维吾尔族脑瘫患儿及其家庭也因此受益。来自墨玉县的脑瘫患儿母亲吾妮且在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陪孩子治疗的过程中,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了康复治疗技术,回到家乡后在康复医院做了技师,月收入3000多元。

经过医院救治,目前部分患儿已经能够走路

慕名来到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脑瘫患者刘子琪的爷爷奶奶,看到宋兆普院长迎面走来,就让孙子叫“爷爷”,宋兆普弯腰、伸手去抱刘子琪,在孩子伸手喊出“爷爷”的瞬间,在场记者手中的相机快门也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到2017年为止,金庚罗科曼康复医院,累计救治脑瘫患儿1981名,其中治疗后好转出院1446名,恢复正常的300余名。安排当地医务康复人员就业400余名。“民族团结一家亲,援疆救治脑瘫儿童”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河南与新疆两地之间的交流、交往。2016年4月14日,汝州市与和田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汝州市每年向新疆和田市捐赠500万元,用于脑瘫患儿的治疗。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