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间文学  > 详细页面

康巴拉伊

来源:国家民委文宣司组织编写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1日 浏览量:

  藏区按方言可划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块。以拉萨为中心向西辐射的高原大部叫做“卫藏”。这一地区是除西藏外,还包括青海部分及四川和云南的藏族地区。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以北的藏北、青海的部分地区、甘南、川西北大草原叫做“安多”,“安多”一带是万里无垠的广阔草原,所以安多藏区以出良马、崇尚马而闻名。“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具体说来,也就是川西的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区和云南的迪庆地区。康巴最有名的是康巴人,康定的汉子丹巴的女子,恩怨分明,彪悍神勇,崇尚横刀立马,康巴女人们,却是难以言状的妩媚。藏区有句古谚语道: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

  拉伊脱胎于藏族山歌,公元7世纪三大藏区的划分,促成了拉伊在“下部多康”之安多藏区的广泛流播。拉伊种类丰富,数量浩繁,内容涉及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整的对歌有一定的程序,如引歌、问候歌、相恋歌、相爱歌、相思歌、相违歌、相离歌和尾歌等。拉伊的曲调因地域不同而形成多种风格,有的节奏比较紧凑;有的旋律深沉悠扬;有的旋律甜美,节奏规整,形成雅致、端庄的抒咏风格等。拉伊历史悠久,与藏民族的成长历程同步,承载着民族的创造力和灵感,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拉伊是藏族民歌中的一支奇葩,是藏族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的歌,所以不能在家或村庄中咏唱,而只能在山野间引吭高歌。其曲调委婉抒情,节奏徐缓自如。它没有固定的歌词,是演唱者触景生情,随兴编唱,巧妙地运用比喻等方法,形象而生动地向对方表达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有不少歌词采用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诗。

  康巴拉伊分为祭歌、颂歌、引歌、启歌、竞歌、谜语歌、汇歌、恋歌、别离歌、贬歌、咒歌及吉祥祝福歌等12部,每部由一万首诗歌组成。其内容纷繁,结构紧凑,语言优美,为藏族民间诗歌的集大成,对研究藏族的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康巴拉伊表现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目前,能够演唱全篇的艺人已很少,治多县政府已抢救收集整理《康巴拉伊》2400余首。由于《康巴拉伊》内容浩繁,以口头传承为主,濒临消亡,亟待抢救和保护。

  

编号:Ⅰ-69

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治多县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