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壮族居住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壮族人早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动物的习俗,因此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民间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壮药的另一特点是善于解毒,而且解毒的范围较广,包括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金石中毒、箭毒、蛊毒等等。广西著名的蛇药就是壮族药的一大贡献。
据有关部门调查,壮药共有709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收载常用壮药药材500多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壮药药材主要有:广西马兜铃、千斤拔、龙船花、闭鞘姜、阳桃、两面针、鸡蛋花、刺芋、金锦香、南蛇簕、薯莨、马鬃蛇、褐家鼠、蟒蛇等。特别是田七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已受到专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广西形成生产规模的中成药有正骨水、云香精、中华跌打丸、金鸡冲服剂、鸡骨草丸、炎见宁、三金片、百年乐、大力神等,多是在壮医验方或民间秘方的基础上,研制提高而成。壮族民间每逢传统节日,也开展药市交易。广西靖西县根据端午节壮族药市调查,整理出药市壮药药材名录246种。
参考资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药课题组编《民族药》,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