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汉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 活态传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孙文振 2018年03月12日 阅读量:

开场舞蹈——喜悦霸王鞭。

  12月5日晚,由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策划、组织的“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学术展演活动——云南大理传统音乐舞蹈演出”在京举行。自2003年开始,该院图书馆开展了“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项目,力图将珍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通过传统纸质媒介、音视频采集,以及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教学、科研资源,从而更好地传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马英珺说:“我们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资源进行系统地实地采录、收集与整理;同时,以‘请进来’的方式,将民间艺人请上学院的舞台,与师生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从而积累了大量第一手传统音乐资源。目前,我们已经将采集到的活态资源传到库中,供广大师生研究和学习;我们还计划将这些资源做成电子期刊或电子书,以档案的形式推向社会,为全社会服务。”

  传统音乐文化走进艺术殿堂

  12月3日至7日,中国音乐学院特邀云南大理霸王鞭、白族大本曲及剑川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20多人,参加“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项目“请进来”的展演及录音录像活动。

  在5日晚云南大理传统音乐舞蹈演出现场,来自大理的74岁学者杨光樑担纲主持,展演活动囊括了霸王鞭、八角鼓、绕三灵和号称“三腔、九板、十八调”的大本曲。

  “‘浇花要浇花根根,赏花莫忘育花人。根深花叶茂,汗水浇灌成。’这首歌表达了白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大本曲南腔传承人董凤琴说。

  大本曲北腔传承人赵冬梅的父亲赵丕鼎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冬梅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大本曲,现在是自治州级传承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大本曲唱给更多的人听,也希望能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

  大本曲海东腔传承人李丽今年53岁。她的父亲李明璋曾于1964年到北京参加演出,为毛泽东演唱过大本曲。李丽从七八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唱大本曲,十几岁跟随父亲四处演唱。如今,她已是大本曲的省级传承人。李丽告诉记者:“政府帮我建起了传习所,每年提供3万元经费支持我传承大本曲。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将大本曲传给下一代!”

  来自大理州剑川县的白族“歌后”李宝妹,是白曲传习所所长、阿鹏艺术团团长。她和徒弟李才兴、施永妹,为观众们献上了《背盐调》《泥鳅调》《东山放羊调》《白月亮白姐姐》4首剑川民歌。“剑川学习民歌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唱歌获了大奖,有人凭借唱歌找到了工作。在微信群里,和我学民歌的已经上千人了。”李宝妹说。

  “大理白族的传统音乐舞蹈,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艺术,是祖祖辈辈口传心授传下来的。白族的绕三灵已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大本曲已唱到国内外。”大理州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郭晓梅说,由于当地党委、政府引导得好,不仅非遗传承工作走进了中小学校,而且在大理的村村寨寨,一大批非遗传承人担负起了传承的重任。

  资源库日渐丰富

  “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的由来,和图书馆副馆长唐锐的一次出差经历有关。

  2003年9月,唐锐到湖北宜昌秭归出差,在长江码头看到了川江号子表演,感到特别震撼。当时他就想,“如果这些船工没有了,川江号子也就没有了。能否利用图书馆的摄影、摄像设备,为非遗保护做一些事?”

  出差回来后,他便把这个想法向图书馆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了老馆长的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得知唐锐的这一想法后,也给予了特别支持。这年,内蒙古通辽市两位萨满举行了收徒仪式,图书馆派人将这一仪式进行了采录。“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民族民间文化采录。我当时最深的体会就是中国民族民间蕴藏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唐锐说。

  此后,采录活动接连开展起来。最让唐锐记忆深刻的是深入湖南湘西凤凰古城,记录了一场以广袤的星空和清澈的江水为景、凤凰古城楼和北门码头为台的大型景观音乐会。

  “音乐会由世界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担任指挥。由他作曲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湘西音乐日记十篇)》,原汁原味地再现了他深入湘西采集的濒临消亡的民间音乐。”唐锐说,现场屏幕放映了湘西傩戏、苗歌、土家哭嫁歌、苗唢呐、土家打溜子的画面,交响乐队则用现代西方乐声与之呼应,构成了一组组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

  当时,图书馆的发展也正面临着“如何把专业馆建成特色馆”的探索与创新。为了更好地打造“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在学院党委和领导的支持下,图书馆于2004年成立了项目组,聘请赵宋光、樊祖荫、乔建中、陈铭道等多位传统音乐、民族音乐专家当顾问,以保证资源库内容的学术质量及价值。

  呼麦、宁夏花儿、云南乐器、萨满、新疆蒙古族传统音乐、芦笙……项目组一次又一次的采录工作,使得资源库日益丰富起来。至此,资源库内容已覆盖了全国30多个省区市,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歌、曲艺、戏曲、器乐及歌舞等音乐形式,累计活动多达900余次,采录的音视频资料达上千个小时。

  共同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

  2016年7月,项目组成员在中央民族歌舞团白族舞蹈家董丽馨的导引下,来到云南大理、巍山等地,对洞经音乐、白族大本曲、传统白剧折子戏、巍山彝族打歌等音乐品种开展采录和调研工作。

  “作为少数民族文艺作者,我特别希望能将家乡的民族文艺传播给更多的观众。所以,我愿意为传播民族文化搭桥牵线。”董丽馨说。

  在一次又一次的采录和调研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真切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朋友能歌善舞、真诚热情的民族特性。“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94岁的歌王唱起当年的情歌,脸会憋得通红;云南哈尼族村寨村民跳桌扇舞时,会用嘴叼起四方桌;哈尼族男子聚在一起吹起‘尺八’(一种吹管乐器),一人吹奏,其他人静静地听……”唐锐说,记录过程中,他对少数民族有了更多了解,结交了很多少数民族朋友。

  项目组成员在和少数民族接触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当我去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同胞有缘相识后,我对去过的地方就多了一份关注,对那里的朋友就多了一份牵挂,我们都是一家人。”2015年加入项目组的图书馆多媒体资源部主任靳婕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