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蒙古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蒙古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任阳 2017年12月27日 阅读量:

  蒙古族最早在辽、金时期,就与契丹和女真有了较多的接触,一直到后来元明清时期,蒙古与其他民族,尤其是契丹、女真、党项的关系是占主流地位的。因此蒙古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分以下几个阶段:

  (1)辽金时代蒙古族与党项:西夏的自然环境与经济条件尚可,农牧业均较为发达。其北部与蒙古克烈、乃蛮两部接界,早有往来,尤其是蒙古部族之间争斗比较频繁,常有蒙古贵族到夏的境内避难。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随着铁木真的崛起,蒙古部与金、夏、宋的冲突日益激化。金和宋的实力皆强于西夏,且西夏与蒙古毗邻,故成吉思汗决定先解决西夏问题。从西夏天庆十二年至宝义元年(1205年—1227年)的23年间,蒙古大军先后6次攻打西夏。在这期间,夏与金维持了86年的宗主关系也宣告破裂。宝义元年六月,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卒后占领了西夏都城,并将已经投降的西夏末帝杀害。这是在蒙古族统一天下时期两者的关系,显然冲突多于和平交往。但是在西夏亡国后,党项族并未立即消失。

  党项族在元朝时期,作为色目人中之一支唐兀氏继续存在。因西夏早于金、南宋、大理被蒙古征服,蒙古统治集团对被统治民族一向采取利用其人力资源以壮大自身统治的开放态度,促使党项人上层跟随蒙古,以其助手身份担任要职。普通的党项人则被官府编入军队,或留守于西夏故土,或移居到全国各地,导致党项人分布呈现分散化的空间格局,为其融入其他民族创造了条件和基础。自元入明以后,党项后裔逐渐融入汉人和其他民族之中。

  与契丹关系:在蒙古部族兴起和强盛之时,辽一度对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能牢牢控制,成为长城南北地区的主人。辽初,阿保机征服了分散在蒙古大漠南北的阻卜诸部,他在任的20年间对阻卜诸部实施了颇为有效的统治。地处今鄂嫩河及贝加尔湖东南的蒙古部,在辽大康十年(1084年)向辽朝遣使进贡,其酋长接受了辽朝的封授的部族官号令稳、详稳,成为辽的属部。受辽朝统辖的乌古、敌烈、阻卜等属部每年向辽朝缴纳大量贡赋,阻卜等属部还负担多种徭役。

  由于辽对待阻卜等属部骄横暴虐、征敛无度,阻卜、敌烈、乌古等部在辽代各个时期不断掀起反抗斗争。从辽兴宗开始,分散的阻卜诸部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辽道宗时期,磨古斯担任阻卜诸部联盟长。磨古斯死后,阻卜、乌古、敌烈等部的起兵此起彼伏,以迄辽末,对辽朝的统治构成威胁。此后,辽朝被崛起的完颜阿骨打灭亡,其皇族耶律大石在伊犁河谷地区建立西辽。但耶律大石死后,西辽统治力逐渐下降。蒙古太祖十三年(1216年),成吉思汗从中原回蒙古,派军征西辽等地。太祖十三年,哲别统军征屈出律,屈出律被俘杀,西辽境土遂尽归蒙古。此后契丹族成为蒙古族统治下的众多民族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契丹族也逐渐融入汉族与其他民族之中。

  蒙古与女真:蒙古诸部与女真在辽朝时期同为契丹部属,金灭辽以后,蒙古诸部转附女真。但蒙古人在辽朝(时称阻卜、萌古等)叛附不常,故金在灭辽过程中,常借兵于蒙古。辽灭亡,女真贵族没有兑现给予蒙古优待的规定(“元约”),反在金天会十三年冬,乘其不备,发兵攻之,由此失去蒙古诸部的臣附之心,兵端屡起。尽管金朝全力镇压,但效果并不明显。直至金世宗即位,一面采取每三年进兵剿杀的武力措施,一面遣使诏谕蒙古的安抚政策,这使得随后两者维持了较长的安宁时期。同时效仿辽朝给予蒙古部族爵号。从后期的文献记载来看,一部分蒙古部族与金朝的关系相当密切。

  尽管如此,女真与蒙古部族也常为掠夺财物和个人恩怨而大动干戈,两者间矛盾逐渐加深。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皇帝)后,即谋伐金,只因对金的底细不甚清楚,未敢轻举。两年后,章宗死,卫绍王立,成吉思汗认为其人庸懦,不值得向他称臣纳贡,遂与金断绝往来。大安三年(1211年),成吉思汗自将大军南下伐金。金终于天兴三年(1234年)为蒙古所灭。

  女真与蒙古的关系还有经济交往的一面。金初,女真贵族为解决伐宋战马之需,在西北路招讨司境内设置榷场,收购蒙古马匹。此前,宋在河东、陕西地区行用铁钱,金占领这一地区后废行铁钱。蒙古诸部在契丹统治时期,因契丹严禁铁出境,铁兵器甚少,箭镞多以骨为之。云中榷场的开设,使河东、陕西地区的铁钱尽流入蒙古,他们用之作兵器,战斗力日强,反最终灭金。

  (2)蒙元时期:由于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实力强盛。金王朝却走向了没落,在蒙古汗国和南宋王朝的夹击之下,金朝很快就被铁木真消灭。女真族成为蒙古汗国统治下的一个民族。忽必烈成立元朝时,由于契丹、女真与进一步汉族融合,在元朝认定民族时,便把那些已经汉化的契丹和女真人都称为汉人。

  (3)明清时期:在明晚期之前,蒙古族与汉族的民族关系是主流。与女真的交流也并不缺乏。直到努尔哈赤势力壮大起来,女真同蒙古族的关系才逐渐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落,与女真族关系最为密切,其中许多贵族都成为了后来满族统治集团的成员。天命六年起,科尔沁部落的贵族相继归顺后金。随后女真改名满族,在满族入主中原前后,满族都与蒙古族进行过结盟或者联姻。满族军队中同时包含了蒙古八旗。通过联姻、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政治统治,满蒙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也提高了两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

参考资料:李鸿宾等:《中国长城志》·《环境·经济·民族》,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