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壮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壮族师公戏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黄烁炎 2017年11月14日 阅读量:

  师公戏是广西传统戏曲之一。师公戏又名“唱师”,主要流传于桂中、桂西北的河池、宜山、来宾、贵港、邕宁、武鸣一带,是在壮族民间祭祀礼仪中由巫师(师公)戴木制面具扮神作舞的形式中发展而来。“师公”即“巫师”,相传是在唐以后出现的一种宗教执业者。师公戏源于古代的傩戏。师公戴假面具,边跳边舞,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的宗教内容。师公为了吸引群众,把跳神和群众的唱歌唱诗的文娱活动结合起来,发展成师公戏。壮族地区的师公戏,可能与早在宋代就“名闻京师”的桂林傩舞有渊源关系,因为两者的表现形式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前者用壮语演唱,后者用汉语桂林方言演唱。戏中有叙事诗、舞蹈、音乐,后来汲取了粤剧、彩调的优点,发展成一种较简单的戏剧艺术形式。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贵港鹤山村出现了演唱民间迷信故事的师公戏。随后各地的师公戏也略具雏形。师公戏内容广泛,反应壮族各个历史时代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又全用民间长诗写法,少有道白,一唱到底,是典型的诗剧。师公戏有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或是已经壮化的汉族传统戏而编演的剧目,内容十分丰富,现在已知道的约有一百五十多个,如《盘古》、《布伯》、《莫一大王》、《岑逊王》、《梁山伯与祝英台》、《何文秀》等。早期的师公戏,演员穿红衣长袍,主要以蜂鼓击拍伴奏。其近代剧目,具有健康、朴实、活泼的艺术特点。师公戏的语言、内容及腔调具有壮民族风味,是广西中部壮语北部方言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大戏剧种。

参考资料:《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2008年7月第一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