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壮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壮族绣球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袁娅琴 2017年12月15日 阅读量:

  广西靖西壮族绣球作为壮族民众的传统工艺品,内含吉祥寓意,传达爱的信息,集审美和收藏价值于一体,其符号性、识别性尤其具有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且小巧精致便于携带,是壮家人定情和民俗体育运动的重要载体。靖西壮族绣球多以红、黄(粉)、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随着壮族绣球的不断演进和社会影响的扩大,逐渐成为了广西壮族文化的符号象征之一,在当代广西区域民族文化视野中,具有独特的现代审美意味。符号化绣球不到那巧妙地继承和弘扬了古老的绣球文化,而且以全新的审美形式出现在各种公共空间和重大场合中,成为了广西壮族重要的文化资源。        

  壮族绣球产生于以壮族文化著称中越边境,历史上曾是州城所在地靖西县旧州镇。旧州不仅能工巧匠辈出,而且制作绣球历史悠久,因此享有“中国绣球之乡”的美誉。壮族制作绣球的历史悠久,是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在旧州,传统的绣球分为民俗活动中的运动类和作为信物的刺绣类。

  据考证,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上巳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位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紽。男女自成,则女受紽而男婚已定”。即记载了春节或者三月三时,壮族男女青年到野外进行抛绣球活动,以绣球为媒择偶而婚的情形。

  作为传统稻作民族,壮族正月初一有祭拜土地神的传统习俗,而在正月传统的抛绣球活动也极为普遍,都是期盼这一年“五谷丰登”。每逢正月初一之前,壮族未婚青年姑娘会准备好绣球、布鞋、竹竿等。民俗活动中的运动绣球为了利于抛接,常用棉布包上沙粒组成花状的圆球,外面不作任何秀制。竹竿一般为十多米高,竹节要为单数,代表单身之含义。竹竿顶端有块中央镂空的木板,镂空部分的大小只能由一个绣球通过,意味着不能同时接受两个绣球。在立杆前,姑娘们要用两层红纸把镂空部分封好,然后选好良辰吉时,在正月初一刚亮之时,将竹竿竖起。在这整个准备过程中,男孩是不可以靠近的,而小伙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带好头巾、红纸以及彩礼。祭拜完土地神之后,男女青年分成两队开始对歌。随着对歌的深入,姑娘将手中的绣球从竹竿上的圈洞投过去,抛给对方。小伙子接住绣球,又向姑娘抛回去。经过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姑娘中意这个小伙子,会将自己的定情绣球以及布鞋送给对方。而小伙子看上这位姑娘,则会将头巾作为回赠。作为定情信物的绣球是由运动绣球演化而来的。信物绣球内包豆栗壳、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外面秀制图案,有“爱之花,情之果”的含义,并有“生育兴旺”的隐喻。据老人讲,绣球由早期的布囊包变为球状并绣有图案,是因为旧州原是州城所在地,受汉族的工艺文化影响较大。

  现今,壮家手工艺者们不断为绣球这一古老艺术品注入新的活力,令其在新时代再次放出璀璨的光芒,广西曾做过超大绣球供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收藏,同时为迎接港、澳回归分别制作直径达1.97m和2m的超大型绣球;为庆祝申奥成功,制作了直径达2.2m的超大型绣球;为迎接中国——东盟博览胜利召开,制作了直径2m以上的超大型绣球等,广西靖西县旧州已成为重要的绣球生产基地。

  壮族绣球的制作工艺流程主要有:浆布——球面贴面——球瓣剪裁——球面描图——球面刺绣——球瓣对折缝合——球瓣填充——缝合球瓣——球瓣合成——成品装饰。靖西绣球的美主要体现在造型结构、刺绣纹样和色彩组合上。其造型结构特征体现了丰富的形式美感,一是形体的融合统一,二是整体的对称均衡。其刺绣纹案体现了精湛的手工技艺,如传统纹饰只要为动物纹和植物纹两类,动物纹只要有龙、凤、鸳鸯、喜鹊、仙鹤、蝴蝶、鱼等,植物纹主要有梅、兰、竹、菊、松树、牡丹、水仙、荷花等,另外也有人物绣,如八仙过海等。绣球 的精美炫目,跟大胆丰富的色彩组合有很大关系,靖西绣球强调色相强有力的对比张力和视觉刺激性,用高纯度的色相进行强烈对比,凸显了极富装饰性而又高度和谐统一的色彩搭配原则。

参考资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品课题组编,《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