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侗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侗族绣娘陆婷:用刺绣编制致富梦想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那志奎 2018年01月10日 阅读量:

陆婷(右一)与当地绣娘交流侗绣技艺。

  最近,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铜关侗族生态博物馆比以前热闹了不少,在这里不仅能听到侗族大歌的歌声,还不时能听到当地绣娘们做刺绣时爽朗的笑声。黎平县侗族姑娘陆婷在铜关村开设侗族刺绣培训班后,村里有40多个绣娘加入了陆婷开办的彦婷手工刺绣坊,她们每个人每月都可以得到1000至2000元不等的收入。

  “像这么大的刺绣,一片就可以赚500元,勤快点,一个月我可以做三、四片。”27岁的侗族姑娘谢嗣英举起她的刺绣说。谢嗣英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今年为了生二胎,她和一直在广东东莞打工的丈夫一起回乡生活。现在,她丈夫在附近乡镇做临时工,收入不稳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谢嗣英参加了村里的刺绣培训班。因为从小母亲教过她针线活儿,所以,参加培训后,她迅速成为了村里的刺绣骨干。

  “像谢嗣英这样的年轻绣娘,铜关村有20个,全县有近400人。她们忙时干农活,闲时就聚到集鼓楼下一边唱侗歌,一边做刺绣,一个月下来可以赚到2000多元。”陆婷说。

  陆婷是带领大家做刺绣的“85后”侗族姑娘,家住黎平县永从镇。六岁左右,她便在母亲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刺绣。虽然右手在年幼时因为意外造成残疾,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2014年,她创办了彦婷手工刺绣坊,将更多的的心思和时间放在刺绣上。有时候,为了收集不同的绣片,她一天要跑好几个乡镇。她经常在各个村寨中奔走,哪个村寨的哪一种绣法相对较好,哪个村寨哪种绣法与其他地方不同等,她都了如指掌。而她与村寨中做刺绣的妇女们也逐渐熟悉,时常与她们一同学习刺绣技法,分享最近看到的新的图案或绣法。后来,她创作的手工刺绣品——“子孙背带”、手绣的“行歌坐月图”分别获得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的民族刺绣博览会刺绣类二等奖与2014年杭州刺绣博览会金奖。

  “我有一个美丽的刺绣梦,我希望近几年能尽快挖掘和整理好侗族各区域、各种不同风格的刺绣精品图案与实物,通过建档、陈列等不同形式,把侗族刺绣保护起来。再通过主动参与国内外各类文化推介活动,将侗族刺绣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并让做刺绣的人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陆婷说。

  2015年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黎平大市场视察时,亲临彦婷刺绣坊与陆婷亲切交谈并留影,李克强总理还自己掏钱买下了刺绣坊的香包,并为陆婷亲手做的手工香包提名为“侗族平安手绣香包”。总理走后,彦婷刺绣坊声名鹊起,生意更加兴隆,产品种类得到进一步开发,刺绣产品远销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已经成为全国青联委员的陆婷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做些事情。于是她在岩洞、龙额、肇兴、高屯、蒲洞等地创办了侗绣刺绣坊,并开设刺绣培训班。

  44岁的绣娘吴雪纺家曾经是平寨乡平途村最贫困的家庭,她身患残疾,不能下床活动。有一次,陆婷去村里收绣片的时候经过她的家,了解了她家中的情况后,决定将刺绣带入这个家庭。

  “因为不能下地干活儿,白吃白喝的,我恨不得早点走,要不是陆婷让我做刺绣,我真的不晓得日子怎么过?”普通话不太流利的吴雪纺说,和陆婷相识后,吴雪纺就开始学做刺绣。农闲时,丈夫也帮着一起做,现在单单做刺绣这一块,夫妻俩每个月就有1600元左右的收入。

  “每帮助到一个残疾人家庭,我就觉得刺绣真的是一种脱贫致富的力量。销售残疾人所做的刺绣时,如果有客人向我压价,我就将刺绣背后的故事跟他们说,他们都觉得这刺绣不简单,值这个价。”陆婷说。

  到目前为止,陆婷开办了刺绣基地7处,相继带动了500多位农村妇女,其中有80名残疾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在陆婷的不懈努力下,一条用侗族刺绣编制的脱贫致富路在黎平正越走越宽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