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土家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酉阳土家摆手舞的前世今生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彭开福 2017年11月23日 阅读量:

摆手舞舞出土家族豪情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居武陵山腹地,这里沟谷交错,山奇峰险、层峦叠嶂。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土家族人民性情豪爽、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并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了优秀的土家文化。其中,摆手舞就是土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说起摆手舞的起源,大致有三种。一是起源于《巴渝舞》。秦末时刘邦军队中的巴人士兵边舞边战,特色鲜明。刘邦称帝后将其舞蹈引入宫中,制作出《巴渝舞》。到了齐梁时期,此舞脱离政治、宗教束缚,走向民间。二是摆手舞是由土家茅古斯舞演变而成。三是摆手舞是在祭祀动作上发展起来的。三种说法都与土家族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由土家族历史过程、族群关系、宗教信仰等元素构建而成。它是土家人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的反映。

  深受当地人喜欢的土家摆手舞,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舞蹈形式。比如由“梯玛”领舞进行的敬神、祭祖仪式。梯玛边唱边烧纸钱,其他舞者则围成圈跳舞,舞蹈动作有敬神、敬祖先、征战、骑马、射箭、老鹰展翅,撒种、插秧、薅秧、挞谷、运粮、烤火、抖跳蚤、推磨、纺花、比鞋和团员庆丰收等。土家摆手舞的舞蹈过程归纳为三个部分:一是祭祀仪式,包括请神、酬神、祈神、送神等。二是唱摆手歌,(一般只是梯玛)唱人类起源,古代战争,迁徙等。三是跳摆手舞,描述军事、生产、生活等动作。

  跳摆手舞的乐器为常见的打击乐——锣鼓,后增加了“八仙”(土制唢呐)和牛角。锣鼓的节奏为“咚咚哐,咚咚哐,咚哐,咚哐,咚咚哐……”而舞者则围圈随节奏跳摆手舞,来祈求祖先、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

  土家摆手舞分成“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两大类。跳大摆手舞的地点一般选择野外,场面宏大,以表现古代战争为主,其动作粗犷而劲勇。小摆手舞,跳的地点在摆手堂前或农家院坝,场面不太大,以表现生产劳作或日常生活内容为主,动作轻柔细腻。

  从古至今,每年的正月初九“舍巴节”(舍巴:土家语摆手舞的意思)、三月三“祭祖节”、“冬至会”,土家人都要在摆手堂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农闲时的夜晚,在农家院坝,点燃熊熊篝火,男女老少在有奏的锣鼓声中欢快地舞蹈,尽情地歌唱。清代文人彭施铎在《竹枝词》中载:“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前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寥寥数语把土家人跳摆手舞的盛况真实地展现出来。

  摆手舞是土家文化的精华,是土家人最宝贵的文化遗产。酉阳后溪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摆手舞之乡”称号,酉阳自治县2002年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摆手舞)之乡”。近年来酉阳自治县打出“摆手舞”牌,鼓励人人跳摆手舞,大家都来跳摆手舞。酉阳于2009年、2010年还连续两年创造了5万人、10万人同跳摆手舞的吉尼斯纪录,酉阳的土家摆手舞正绽放光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