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锡伯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锡伯族建筑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吴迪 2017年11月17日 阅读量:

  锡伯族的建筑文化与汉族建筑文化相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锡伯族建筑艺术的精髓在民居与寺庙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锡伯族民居多为“来兰皮”砖木结构房屋,“人”字形大屋顶房,宽敞大方,屋檐宽出半米左右,窗户很大,有的一间房子就有四五个窗户,窗户格木形状都很精致,小而多曲、几乎和雕刻的一样,如果没有精细的技艺是做不出来的。在门框、窗、屏风上都有精雕细刻的图案,锡伯族房屋冬暖夏凉、干净整洁。在清朝时期,锡伯人通过借鉴其他民族的建筑文化糅合本民族的建筑技艺,形成了本民族富有特色的锡伯族民居,锡伯民居大都会有面积约为三四亩地的庭院,庭院都是南北长方形,四周都栽有各种树木。庭院都用矮墙围成,以防牲畜家禽进入。庭院一般都以住房为中心分成前后两院。前院小、后院大,前院一般都种有果树(苹果、杏、桃、枣、葡萄等)和各种花卉。为防止家禽入院乱窜,大部分人家又把前院围以几十厘米的小矮墙,并安上小巧的木门。居民房一般有三间,家境殷实者也会建造五间,建筑坐北朝南,民居主建筑有较宽的廊檐,可以起到很好的遮蔽风雨的作用。

锡伯族传统建筑(摄影:刘军)

  锡伯人崇信喇嘛教,清朝锡伯人西迁新疆驻防伊犁之后,在伊犁地区修建了诸多寺庙,如镇远寺、圣佑寺、普化寺、康远寺、积福寺、靖远寺等。这些寺庙建筑体现了锡伯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是锡伯人民智慧的结晶。庙里都塑造很多神像,其中坐侧最多,其形象与真人没有二致,可谓栩栩如生,尤其是脸部的塑造,可以说都达到了维妙维肖的地步。在庙宇墙壁上描绘的各种神的形象和取自《三国演义》《西游记》《八仙洞》等故事的人物画像,都是单线描,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庙宇内横梁竖柱上雕刻的攀龙附凤,个个都反映出丰富的创造力和高超的艺术。

传统民居的万字炕(摄影:刘军)

  锡伯族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冬季低温严寒,因此锡伯人家多会在室内建造火炕,火炕高60—70厘米,造法很特殊,由五个烟道组成,烟道互相连通。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房屋形式的改革,大炕也被改造,渐渐只打一面炕(或南或北,以北为多)。 炕上又放有特制的长方形木具称之为“吉伯浑塔图库”(被柜或炕柜)。房屋的中间屋子有个过道,过道里屋是厨房,筑有两个锅台。锅台比里屋内的炕低,连着锅台修有小炕,炕和锅台中间隔有30厘米左右高的“古堆”(小隔墙)。

  整体而言,锡伯族建筑文化与汉族建筑文化有着密切联系,锡伯民居类似于汉族四合院,但是锡伯建筑文化有其独有特色,锡伯族建筑文化是锡伯族人民建筑智慧的结晶。

参考资料:《锡伯族简史》编写组:《锡伯族简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