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保安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保安族简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马少青 2018年03月19日 阅读量:

  一、民族概况

  保安族是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也是甘肃省3个特有的民族之一。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保安族总人口数为20074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分布在自治县大河家镇的大墩、干河滩、梅坡、高李等村,此外甘肃临夏、兰州和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少量的保安族。历史上保安人曾被称为“保安回”,还曾因其语言与蒙古语相似,被称为蒙古人。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于1952年3月20日,按照其民族意愿,正式命名为保安族。保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土族、东乡族的语言比较接近。由于和周围汉族、回族长时期的交往,保安语中汉语借词较多。

  二、族源

  关于保安族的族源,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较有代表性说法有两种::“蒙古人说”和“色目人说”。按本民族意愿和所能接受的观点是: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今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古、藏、土等各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从宗教信仰看,元初驻扎在今青海同仁地区的“西域亲军”,包括被征调的青壮年男子、被俘的妇孺、随军的工匠、商人等都是信仰伊斯兰教;从经济看,保安族善于经商,这与当年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中的经商传统有关,而保安族人民所擅长的打刀工艺,则与元朝蒙古军中的西域“回回工匠”有很大的关系;从体质看,保安族人体格健壮,多胡须,性格强悍,与色目人相似;从饮食习俗看,保安族精于制作的油香、馓子、凉面等面食,正是西域民族的传统美食;据现代人类遗传学对保安族的体质特征、血型分析、DNA研究成果表明,保安族源于中亚细亚,并与回族、东乡族、北方汉族的遗传基因接近。

  三、社会组织与经济生活

  清朝统治者利用伊斯兰教推行乡约制度,规定凡是有清真寺的地方,“都由地方官择立该教公正之人充当寺约,责令束约回教”,“其无寺者,按其乡里人数择其老成者为回约”,进行管理。在保安族聚居区,每一个村都是个“措娃”(藏语:部落),内部有若干“谢乃”之分。各个“谢乃”都各有其名,在部落内部的地位也有所不同,似乎有等级之分。马家“谢乃”称作“马吉么合”,意为“马家军队”。“谢乃”对所属的每个家庭的重要家务和生产活动有很大的支配权。“措娃”对公共事务有很大的决定权。

  保安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和手工业。早先在青海同仁县时,保安族多用的是乱粪、乱籽的粗放型耕作方法,采用“轮歇制”耕作,农作物主要是青稞、小麦、豌豆、胡麻等。定居到今甘肃省积石山后,学习和吸收当地汉、回等民族的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逐渐掌握调茬种地的耕作方式,学会了拌种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快的提高。保安族的牧业是由他们居住的环境决定的,“保安三庄”和其他保安族村庄,位于积石山麓,周围有丰美的草地,有利于畜牧生产。畜牧业在保安族的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是保安族依附于农业的重要副业,主要有刀子匠、锁子匠、剪子匠、铜匠、银匠等,多以家庭手工业的形式进行。保安族经商传统由来已久,在民国初年形成集市,出现了几家比较大的商铺。其经商类型主要是行商,按照其资本和活动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藏客、印度客、松潘客、短脚客和中原客。除了以上生产活动外,保安族还有一些副业活动,主要包括采集、狩猎、畜牧与饲养。

  四、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

  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婚姻、丧葬、礼仪、禁忌等俗习惯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信安拉(真主)、信天仙、信经典、信使者、信死后的复活和审判。必修的功课有“五功”:念(念诵清真言)、礼(每日五次礼拜和主麻聚礼)、斋(每年教历九月封斋)、课(按财产比例交纳宗教课税)、朝(有条件的一生至少去麦加朝觐一次)。保安族大部分属于逊尼派,教法学为哈乃斐学派,但又有“新教”与“老教”之分。老教包括格底目(铁老教)、崖头门宦与高赵家门宦。

  保安族传统服饰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青海省同仁县时期的服饰款式与蒙古族服饰基本相同,男女冬季均穿长袍,戴皮帽;夏季则穿夹袍,戴白羊毛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系丝绸腰带;在春、秋季男女均穿长衫,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穿大裆裤、宽腿裤,或者上身内穿衬衫,外套一件长袍。甘肃省大河家乡时期的保安族服饰发生明显变化,男子平白多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儿,头戴青色或白色“号帽”,只有在过节或办喜事时,他们才穿黑色条绒长袍,戴礼帽。

  保安族日常饮食以小麦为主,兼食土豆、玉米、豆类、大麦、青稞等,经常食用馒头、花卷、煎饼、包子、炕锅馍馍、臊子面、汤面条、凉面、浆水面、炒肉面、捏面筋、搅团、散饭等。节日饮食主要有馓子、油香、干馃等。

  保安族在生孩子的时候,门帘上要挂红色或者白色的布条,以防外人闯入冲了孩子。孩子一出生,如果是男孩儿,孩子的爷爷就要将胎衣扔给狗吃,这样孩子长大后就能忠诚和勇敢。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儿,就要把孩子的胎衣埋在院子里。孩子出生的第3天,爷爷要为孩子剃胎毛,并将剃下的胎毛揉成小团用丝线裹住,用来挂在孩子的衣服上驱邪。孩子出生后3天之内要请阿訇来为孩子取经名。

  保安人忌讳孕妇在娘家生孩子。妇女在坐月子期间,母羊肉不能吃,只能吃羯羊肉。如果生的是男孩儿,月子要坐30天,如果是女孩儿,则要40天。坐完月子后,产妇要到娘家“回喜”,去的时候要带上6个或4个大馒头(俗称“酥盘”),到娘家后,将酥盘分给小孩儿的爷爷、奶奶和舅舅等长辈,算作简单的认舅舅仪式。

  保安族有给新生儿留长毛的习俗,有些孩子因留了长毛起名也叫“长毛”。等孩子长到7岁时,还要举行重大的庆贺仪式。庆贺时,要请阿訇念经并为小孩儿剃长毛,亲戚朋友们带着礼物前来贺喜,主人家要准备食物款待来客。保安族有抓阄习俗,有的在纸团上写上不同的职业,比如商人、读书人、官、铁匠等,也有将实物,比如书本、斧头、剪子、笔、算盘等放在炕上,让小孩任意去抓,然后断定小孩儿的志趣。

  保安族的婚姻习俗,为男娶女嫁及一夫一妻制,主要有说媒、定亲、下聘礼和送大礼等仪式程序。保安族的婚宴有“转客”的习俗。婆家人将送亲的队伍先安排在新郎家简单地吃点饭菜后,也会像新娘家的近亲一样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做客,叫作“转客”。“转客”之后,宴席才在新郎家真正开始。保安族婚礼前后共3天,期间还有许多的规矩,如新娘过门3天内不吃婆家的饭,而吃娘家人送来的饭菜。

  保安族的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节日。其中,保安族群众对开斋节的会礼非常重视,主要仪式有:交纳开斋捐、举行会礼,会礼完后,回到自家的墓地为亡人祈祷。古尔邦节,又叫小尔德、宰牲节、赎身节,伊斯兰教历每年的十二月十日,保安族人民按其自己的经济能力,宰羊或宰牛,经济条件差的也得宰鸡。“圣纪”也是保安族的宗教节日,它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另外,在每年5月下旬到六月上旬,保安族有“浪山”的习俗,当地人们称此为“浪山节”。

  保安族的丧葬仪式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氛。其丧葬仪式是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教规实行的,丧葬特点是土葬、速葬、丧事从俭。即在人“无常”后快速埋葬,一般是早亡午葬,晚亡晨葬,以早日人土为安。为了达到快速埋葬的目的,过去一般人亡在哪里,就在哪里埋葬,不主张把尸体运回家乡再埋葬。其另一个特点是薄葬,即无论什么人无常,均以“卡蟠”包尸,埋在同一块墓地,占用同样大的地方,没有人能够例外。同时,没有任何陪葬物品,不穿衣服,不挂遗像,不放花圈,不用棺材,不奏哀乐。

  五、文学艺术

  保安族的文学主要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且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民间文学。从类别形式看,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说唱、谚语等;从内容看,有解释人类起源和各种自然现象的,有保安族形成发展中和兄弟民族和睦相处的,有善良的劳动者智斗邪恶的,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故事,有止恶扬善的劝善故事等等。如《阿旦·哈娲的故事》《神马》《五眼泉的传说》《“波日季”腰刀传说》《阿舅和外甥》《妥勒尕尕上天取雨》《哈比卜的故事》《木匠和他的妻子》等。

  保安族的民间歌谣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以“花儿”为主要形式,在保安族的民间文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堪称是“保安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除此之外还有宴席曲、哭嫁歌、打调等,内容独特,别具一格。保安族的舞蹈动作具有舒展潇洒、粗犷豪放、轻盈明快、风趣典雅的特点,舞蹈语言清新靓丽、古朴典雅、深浅交织、酣畅淋漓,主要表现头部的左右摇动,肩膀的摆、耸、颤,手臂的曲直舒展,腰部的动作配以前倾后仰、左右旋摇、跨步灵活、大小相同。主要有《宴席舞》《扇子舞》《斗来舞》《五比舞》《保安腰刀舞》《克依卡哈德舞》《收割舞》等。

  (编辑时有改动)

  

参考资料:

  1.丹珠昂奔主编:《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回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  

  2.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