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裕固族 > 科教卫生  > 详细页面

裕固族乡土教育“更上层楼”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钱丽花 赵北杨 王廷军 2017年11月02日 阅读量:

  裕固族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拨动了几多人的心弦? 

  继成功开发了6册裕固族乡土教材后,甘肃肃南二中的老师们和中央民大“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课题组成员一起,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重编了新的裕固族乡土教材——

  2006年,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的老师们成功地开发了《肃南地理》、《裕固族文学作品选读》、《裕固族历史》、《裕固族传统体育与健康》、《裕固族民间美术欣赏》和《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教育手册》等6册裕固族乡土教材,这不仅成为学校强化本土教育目标的重要一步,而且还获得了甘肃省第六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本报第563期曾作过相关报道)。但是,肃南二中的乡土教育尝试并没有因此止步。

新编乡土教材“精益求精”

  虽然在此之前,完全靠本校老师个人力量编写的乡土教材获得了一致好评,但肃南二中的老师们并没有满足于这6本薄薄的小册子。2006年6月1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滕星带领的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课题组来到了肃南二中,为裕固族乡土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带来了新契机。

  课题组成员欧群慧博士介绍,课题组此行的目的是“以点带面,建构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一般范式,引领地方性校本课程研发的发展方向,把校本课程加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使一部分不能升学的学生也能发挥学习的潜力,学有所长。”

  编写新的乡土教材的初衷,一是原有的6册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和正规的教材还有一定的差距,以介绍说明性文字为主,使用技能教授方面有欠缺,读起来更像是“百科全书”;二是在肃南二中,只有10%至15%的学生能继续学业,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要回家乡从事农牧业生产,非常需要一些农牧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三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各种民俗文化流失得很快,需要靠学校的教育来传承。

  经过近两个月的田野调查,课题组得出了“肃南二中所在的黄城镇是一个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的结论,这就决定了“肃南二中的新编乡土教材将以教授畜牧业生产技能以及畜产品加工等内容”为重点。课题组成员决定和肃南二中的老师们一起重新编写乡土教材3册,并构建完成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内容标准、教材大纲、日志汇编、一位牧区校长的研发日志、教学案例(第一辑)、校本课程论文集(第一辑)、校本课程研发体会心得等内容。

  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符合肃南二中当地实际的乡土教材编写大纲和编写标准正式出炉。此次新编的乡土教材以新课改的《生物》教材为范本,分为《认识家乡》、《保护家乡》和《建设家乡》3册,供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使用。

  由于当地还有藏族、回族等民族的学生,新编教材除了原有的裕固族的相关知识,还补充了藏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和介绍,但由于受教材册数的限制,完成后的初稿有些冗长。虽然已经初步确定初一乡土教育课时为108课时,初二、初三分别为72课时和36课时,但这对于过厚的教材来说还是远远不够,而且此次新教材注重教学实践,花费课时要比一般在课堂上讲解时间长,因此不得不对新教材进行大幅删减。

  不少老师反映:“面对自己花费了大量精力编写的教材,删减时实在是‘下不去手’,觉得很多内容都很好,但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面地传授各少数民族的知识,只能忍痛割爱,精益求精。”

  新编乡土教材不仅为乡土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材,而且对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个充电的过程。参加编辑工作的老师对此都抱以极大的热情,有的老师说,参加教材编写,让自己接触到了许多原本陌生的领域,甚至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民族知识。据介绍,2007年4月,新编教材进入修订与删减工作阶段,并诚邀地方性知识专家及课程专家参与了此项工作。目前,教材的确定已经进入到最后攻坚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编的裕固族乡土教材就能正式“出炉”。

传授民族知识“千方百计”

  与乡土教材的进一步改进工作相适应的是,肃南二中在近一年来,利用之前的6册乡土教材,克服课时短缺的困难,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加强了乡土教育工作。老师们非常注意加强在课堂这一主渠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在音乐课上,通过学唱《在北京的金山上》、《洗衣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等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中华民族兄弟般的亲情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赞美;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对各民族手工艺品、雕塑、服饰、建筑、宗教等艺术的欣赏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魅力,体会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此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在历史教学中,努力做到点面结合,通过“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唐蕃会盟”等历史重大事件的点,来反映民族团结这个面;在地理教学中,就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分布在边疆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对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国家课程由于课时所限,对于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内容介绍不可能面面俱到,详细描述,这常常让想进一步学习的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国家观念、民族团结教育。比如在《裕固族历史》的校本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唐代回鹘族的历史变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通过让学生动手收集学术界有关裕固族的故地“西至哈志”的各种观点,思考裕固族为什么要在明朝时期东迁,来认识民族间的融合。

  此外,在《肃南地理》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裕固族文学作品选读》、《裕固族传统体育与健康》、《裕固族民间美术欣赏》则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民族民间故事、谚语、传说的收集,民族手工艺品的设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让各民族学生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

  学校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民风民情影视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育。《裕固族乡土知识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还被确定为“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