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中华民族 > 吉祥图案  > 详细页面

羌族吉祥图案:羊角与羌笛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王铁志 2017年11月06日 阅读量:

  羌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羌人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羌”为:“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说明古代羌人以游牧为业,有羊图腾崇拜的习俗。羊性情温顺,易于驯服,肉食鲜美,皮毛又是御寒的最佳物品,具有多种实用价值,因此羌族先民很早就开始驯化和饲养羊。当时的羌人认为羊除了能提供日常生活的需要外,还具有灵魂,能够保护自己部族的成员,因此产生了对羊的崇拜。以羊祭山是古羌人的重大典礼,在一些羌人活动地区,羌民所供奉的神全是“羊身人面”,视羊为祖先。在羌人的日常生活中,羌人喜欢养羊、穿羊皮褂、用羊毛织线,祭祀活动中常用羊作祭品。羌族祭司释比说羊血可以赎罪,代表生命,代表圣洁。他们还把羊视为占卜的重要工具,认为“羊”是万物之源最初的生灵。在一些羌族地区,羌族少年成年礼时,羌族巫师用白羊毛线拴在被祝福者的颈项上,以求羊神保佑。羌族巫师所戴的帽子有两个角,是用羊皮制成的,巫师所持法器,也全是用羊角、羊皮、羊骨等制成。羌人认为,死者的病都可以在羊身上反映出来,杀死羊后要寻找死者病根,并认为羊为人的一半,他们将羊血洒在死者手掌上,意为人骑羊归西。在当代社会,虽然羌族的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羊崇拜的文化遗存仍随时可见。如在羌族村寨,时常可以看到悬挂在寨门、院门的公羊头骨。在村民屋顶供奉的白石中,有一颗就是羊的神石。有的地方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一头白羊,认为女方少了一个人,添了一头羊,在他们的心目中,人与羊同等珍贵。有的妇女生小孩子时要祭拜羊神,要确定一只活的母羊为“神羊”,这只神羊要一直养到老死,不能宰杀。羌族羊图腾的崇拜是羌族先民在原始社会时还不能完全认识自然的情况下的一种崇拜形式,流传至今,是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笛是羌民族的传统乐器,历史上的羌笛系用骨制成,前端吊一截皮绳,又当作鞭子使用。现在所见羌笛为六声双管竖笛,用油竹制成,长约50厘米,直径1-2厘米,双管双翼,管上齐开六孔,管头插竹,用“鼓腮换气法”吹奏,吹奏过程中可以使用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多种技巧。故声音不绝于耳,其声清澈、纤细,虽然音域不宽,却悠扬婉转。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乡曲》、《莎郎曲》等。羌笛吹羌笛早为文人墨客所重视,唐诗宋词中屡见羌笛、羌管的咏叹。唐朝诗人王之涣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就提到羌族的这种古老乐器。

  以羊角和羌管(双管)组成的羊头形状图案,既表现了羌族的悠久历史,又表现出其文化艺术的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1.青藤婉:《 古老的信仰——羌族羊图腾》,《 青年商旅报 》( 2015年03月06日15 版)

  2.360百科:《羌族乐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