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概况】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总面积2.72万平方千米,辖博乐市、阿拉山口市、精河县、温泉县、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及其所属团场。全州总人口近50万人,有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36个民族。
“博尔塔拉”系蒙古语, 意为“青色的草原”,其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距今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塞人、乌孙、突厥等众多古代民族繁衍生息于此。汉时为“西域都护府”管辖,隋唐时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唐朝在此设立了“双河都督府”。18世纪中叶,清政府征调2000余名察哈尔蒙古官兵在此戍边;随后反抗沙皇压迫东归祖国的吐尔扈特蒙古的一部分被清政府安置在精河游牧。此后屯田事业兴起,各族人民不断迁入,逐渐形成了博尔塔拉今天的各族格局。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面环山,中部是谷底平原,俯视全州,宛如一片海棠叶。最高山峰是北部阿拉套山的主峰厄尔格图尔格山,海拔4569米,最低为东北部的艾比湖,海拔189米。边境线全长358.8千米。全年光照充足,水量丰沛,宜农宜牧,物产丰富。
【地理位置】
博州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东经79°53′-83°53′,北纬44°02′-45°23′,东西长315千米,南北宽125千米,总面积为2.7万平方千米。东部与塔城地区相连,南部与伊犁地区相依,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385千米。
博尔塔拉草原那达慕
【建置沿革】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工兵团奉命进驻精河、博乐两县,1953年建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1954年7月13日,依据蒙古族在博尔塔拉的历史地位和人口状况,成立了专署级的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区,首府设在博乐县城,辖博乐、精河、温泉三县。1955年2月20日,改“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区”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民族与人口】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35个民族成份。在全州近5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3%,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
【气候水文】
博州地处祖国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端最高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36℃,年平均气温3.7℃—7.4℃,无霜期153—195天。地表水资源24.34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11.43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自治州土地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1.99万公顷、草地面积162.42万公顷、林地面积17.56万公顷。全州人均占有土地7.31公顷,其中耕地0.35公顷、草地4.73公顷、林地0.48公顷,分别是我国人均占有面积的7.9倍、2.9倍、17.5倍和3.6倍。同时,全州活立木蓄积量866.5万立方米,森林年生长量15万立方米,年消耗量3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同步增长和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
【森林资源】
自治州的森林资源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其中天然林面积17.56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0.8万公顷。在天然林资源中,山地森林分布集中,利用价值大。全州山地森林总蓄积量819.5万立方米,其中林地蓄积量692.8万立方米,疏林及散生木蓄积量126.7万立方米。自治州树种资源较丰富,有乔木17科、49属、108种,灌木半灌木16科、27属、135种。
【野生动物】
自治州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有野生动物上百种。初步查明珍稀野生动物有3纲、10目、17科、39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主要有紫貂、雪豹、北山羊、金雕、白肩雕、玉带雕、胡兀鹫、河狸、大鸨等),二级保护动物27种(主要有棕熊、石貂、雪兔、高山雪鸡、马鹿、大天鹅、小天鹅、新疆北鲵等);属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2种(赤狐和白鼬),二级保护动物1种(伶鼬)。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39种,其中,盐、硭硝、石灰石、铜等开发潜力巨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远的历史,造就了博尔塔拉独特的旅游资源。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在中国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博州至少拥有19种,资源种类齐全,特色强。
【光能与风能】
博州气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端最高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36℃,无霜期153至195天。充足的光热条件、丰富的水土资源以及大量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运用,孕育了较为发达的农业。这里,是全国优质棉出口基地、枸杞生产之地、冷水鱼养殖繁殖基地、新疆三大禽蛋生产基地、细毛羊生产基地。
博州风能资源富集,具有10000兆瓦的风电装机规模。阿拉山口是全国著名的风能资源富集区,有风速大、持续时间长、年际变化小、季节性强等特点,其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000兆瓦,技术可开发量近8000兆瓦。被称之为北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地方特产】
博州地形由东向西呈坡形逐渐增高,宜农宜牧、宜林宜渔。主要农作物有棉花、枸杞、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及各类瓜果等。博州棉花以其洁白度高、弹性强、含糖低等优势,倍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每年7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150万担,是新疆重要的优质棉出口基地。精河枸杞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种植规模、品质、总产、出口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其主产区精河县托里乡被称为“全国枸杞之乡”。博州还是新疆重要的细毛羊生产基地。全州现有细毛羊51万只,年细羊毛2380吨,依托新疆“萨帕乐”品牌,博州细羊毛每年在南京拍卖市场上都是热销产品;为解决鱼种自繁问题,建立了冷水鱼繁育基地,被国家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博乐市旅游资源】
博乐市境内有山水清秀、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哈日图热格;有以奇石闻名的亚洲最大怪石群落-省级风景名胜区怪石峪;有山深林幽、风景如画的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有堪称动植物乐园的亚洲最大的白梭梭自然保护区——甘家湖湿地;世界罕见的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新疆北鲵;守望国门的红色旅游胜地阿拉山口第一哨;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勒特古城遗址;有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商业步行街;有集博五公路绿色长廊、滨河公园、人民公园、赛马场为一体,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戈壁荒滩,建设秀美家园的博乐精神的AAA级风景区-博尔塔拉生态旅游景区;城区内有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西部文化广场和博尔塔拉纪念园。这些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积淀,使博乐市拥有了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博乐自然风光雄奇壮丽,边塞文化粗犷豪放、民族风俗淳朴浓郁、异域风情惹人心醉,被誉为“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
图为赛里木湖一景。赛里木湖属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参考资料:博尔塔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