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经济 > 民族经济概述  > 详细页面

西藏畜牧业

来源: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作者:罗莉 2018年08月23日 阅读量:

  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共有天然草场2.44亿亩,约占土地面积70%,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3%,居五大牧区之首。因此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辽阔的草场是西藏牧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自然条件。在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若没有畜牧业的发展,就没有西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畜牧业担负着西藏民族,特别是牧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重任;其次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几乎占据西藏国民经济的“半壁河山”,成为西藏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畜牧业为西藏工业提供原料;畜牧业为牧区提供着对外经济交往的物质载体,也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最后西藏牧区经济的发育程度以及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速度,将制约着西藏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

  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西藏畜牧业经济呈现以下特征:

  1.畜种结构具有明显的高原气候特征。西藏畜牧业为草原畜牧业,牲畜以当地原有的畜种为主,以草食家畜为主。

  2.游牧或定居牧畜、半游牧仍然是西藏畜牧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另外,在广大农区大量饲养牧畜,因而使西藏又有农业皆牧的特点。

  3.畜牧业自然经济特征显著,使西藏畜牧业无法与其他省区畜牧业相比,更无法与发达国家畜牧业相比,它的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几乎才刚刚起步,畜产品商品率很低。

  4.畜群庞大。西藏家畜种类众多,居全国第四位。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有了独具特色的各类畜禽种群构成,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及牧民传统经营方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大牲畜比例偏小,小牲畜比例过大,制约着经济效益的提高。

  目前西藏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草畜矛盾尖锐,内在不经济现象日趋严重。由于受高原气候的影响,大部分草场除了生产期短以外,牧草低矮,产草量极低。

  2.农牧民传统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传统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单纯追求数量,商品观念淡薄,惜杀现象严重。

  3.牧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很差。主要是由于对草场利用不科学,不合理,夏秋季大量繁殖、放牧,使春冬季草场严重不足,造成牲畜高死亡率,春冬掉膘损失更为严重,造成牧业经济的重大损失;另外,粗放经营,原始放牧,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人工草场,围栏草场面积很小,使西藏牧业经济发展的程度很低。

  4.各种自然灾害频繁。

  5.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6.畜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及其管理不适合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发展西藏畜牧业的具体对策是:

  1.从现有的主要矛盾出发,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正确处理草与畜之间的关系。

  2.注重对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使各种牲畜群按照比例协调、周转迅速、效益好、后劲足的方向发展。

  3.切实增加对畜牧业的有效投入,大力加强草原草场建设。

  4.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化服务的引导、督促、教育及监督功能,使之成为牧业生产走上科学化的有力杠杆。

  5.防治天敌对牧草的危害。

  6.强化政府对牧区经济的宏观指导作用,疏通牧业经济与其它产业的联系渠道。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百科全书(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分卷主编:丹珠昂奔,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出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