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民族史  > 详细页面

【贵州】侗族史

来源:贵州省博物馆 编辑整理:许觊佳 2021年11月26日 阅读量:

  侗族族源

  侗族历史悠久,与百越族系中的骆越、西瓯有着族源关系。由于侗族先民多居住溪峒,唐代及以后史籍以“峒蛮”或“峒民”泛称。宋代“仡伶”“伶”的专称出现,说明侗族作为单独的民族族体已然形成。明清时期多以“侗(峝、洞)人”称之。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侗族”。

侗族民族插画(许觊佳摄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侗族服饰(许觊佳摄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侗族主要聚居在黔、湘、桂、鄂毗邻地区,贵州侗族以黔东南州和铜仁市的相关县市为主要聚居地。新中国成立前,侗族长期依靠以洞、寨为基础的款约组织维系族内关系和利益。

  款约俗成

  款是侗族社会古老的社会组织,是以洞、寨为基础的政治、军事联盟,颇具原始民主主义色彩。款由小款、中款、大款3个层次构成,没有专门的办事机构,也无专职的办事人员。其头目叫款首,从各个村寨的自然领袖中直接选举产生。大款由款首群组成,其首领凭借集体的智慧、个人的威望和组织才能,统领全款区。虽然款组织有大小之别,但大小款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款与款之间以及款首与款首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侗族约款款词文本(许觊佳摄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古侗长歌

  侗族同胞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依赖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和与世无争的溪洞环境,或植树造林或织锦生活或聚款联欢。其生活时而宁静如水时而波澜壮阔,描绘了一幅幅精修画卷。

  侗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素有“歌的海洋”之称,侗族大歌享誉世界。其迁徙古歌统称为《祖公歌》,主要记述了侗族先民从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迁徙来黔的历史。

侗族古歌《祖先歌》(许觊佳摄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语言文字

  侗语是侗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同语族的状语、布依语、傣语、黎语和同语支的仫佬语、水语、毛南语在语言、词汇、语法上都有很多共同特点。侗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又各分为三种土语。

  历史上,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现在流传的侗文,主要有民间使用的汉字记侗音的文字。

汉文记侗音书(许觊佳摄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编辑整理:许觊佳

  资料来源: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