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历史人物  > 详细页面

贵州科举教育之父——田秋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许觊佳 2022年10月25日 阅读量:

  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土家族,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城)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承父兄之教,读书过目成诵,聪慧过人。十三岁中秀才,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十七岁时中云南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二十岁时入朝考取进士。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任福建延平府推官,六年(1527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次年授户科给事,九年(1530年)授礼科左给事,十五年(1536年)任吏科左给事中,户科都给事中,福建布政司参政,十八年(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广东布政使。二十年(1541年)六月,惊悉两子会试不第后相继丧于京城的消息后,万分悲痛,方寸迷乱,遂辞职还乡。后在家乡办学,直到三十五年(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葬于思南城东田家坝(现田秋小学后)。著有《西麓奏议》,删定有《思南府志》二册。

  田秋为官二十年,直言敢谏,廉洁奉公。他是开发贵州人才、兴办州县学校的先贤,功德卓著,业绩昭然。

  贵州自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省至嘉靖的百余年间,全国13省有12省都有乡试科场,惟独贵州没有,科考仍归并于云南省,凡要考举人的学子都得到云南昆明应试,千里迢迢,道路崎岖,行旅艰难,除少数富贵家庭之外,很多贫寒之士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埋没了很多人才,这对贵州选贤育才带来很大不利。贵州抚按也曾向朝廷申报自设考场,未能如愿。往往被朝廷以“旧制难改”或“旧制不可轻改”而了之。这样,就造成了贵州教育的发展缓慢,边远州县的教育就更落后了。

  田秋于嘉靖九年(1530年)、十年(1531年)先后向朝廷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奏请在贵州独立设乡试考场、增设学校;十四年(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初定解额二十五名,开科本省,节劳省费,向学者日益增多;十九年(1540年),朝廷设立务川县学,此后相继在贵州各州县开办学校,至明末,贵州初步建成形式多样、门类较为齐全的学校教育体系。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

  贵州诸生尽得荫庇,载得难忘,奏请朝廷设位享祀田秋,“建立牌位一座,恳设明远楼,配魁享祀,神人两祝。”田秋因此被誉为“贵州科举教育之父”。

  编辑整理:许觊佳

  资料来源:网络整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