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民族研究  > 详细页面

佤族纪事

来源: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23日 阅读量:

  竹楼瓦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顶和山腰,古老的大青树舒枝展臂,苍翠欲滴的芭蕉树时隐时现,随风摇曳的凤尾竹环抱着寨子。一群男女老少聚在一块宽阔的场地上,几个彪悍的汉子用木杵敲击着木鼓,一群妇女手拉着手,围成圈或排成排,踏着鼓点一上一下地甩动长发,黑黑的头发有节奏地飘起飘落——这并不是舞台上的场景,而是佤族村寨丰富多彩的风情图画中寻常的一页。

  佤族妇女以多发为美。乌黑漆亮的长发,被佤族妇女展示在舞蹈中,用它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

  佤族人口39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一部分散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

  佤族先民在周秦时期是“百濮”的一支,被称为“濮子蛮”、“古喇”、“哈佤”等。佤族自称因地而异:镇康、永德一带称“佤”,沧源、双江、耿马和澜沧的佤族自称“巴饶”或“布饶”,西盟、孟连的佤族自称“阿瓦”、“勒佤”。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佤族。

  佤语属南亚语系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三种方言。过去没有通用文字,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

  佤族过去的宗教信仰为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打击侵略者

  1890年以后,英帝国主义以中缅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派武装人员、传教士和特务间谍分子潜入阿佤山区,进行各种阴谋活动,甚至煽动佤族人民脱离祖国。1894年-1897年,中、英签订中缅未定界条约,1899年-1900年,中、英双方第一次会勘边界,以及1935年-1937年,中、英双方第二次会勘边界历次事件中,居住在边境地区的佤族和各族人民不断掀起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他们捍卫祖国领土的正义行动,得到了云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支持。分散各地的佤族部落多次联合起来,通力驱逐擅越边界的英帝国主义分子。

  1927年,英帝国主义私越国境,盗运茂隆银厂的矿渣。1934年,公然用武力侵占矿区,制造了有名的“班洪事件”。班洪、班老部落首领邀集周围十多个部落,剽牛立盟,组织武装,誓将英帝逐出国门之外。附近的佤、汉、傣各族人民也组成千余人的“义勇军”前来支援,打得侵略者狼狈不堪。1936年,以班洪为首的17个部落发出了《告全国同胞书》,严正申言;“……我佧佤山数十万户虽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国之奴隶……我佧佤山民众决不愿听英帝之驱使,愿断头颅,不愿为英帝之牛马。”佤族人民大义凛然的呼声,得到全国舆论的响应,终于挫败了英帝强盗行径。

  抗日战争期间,佤族和各族人民为阻挡日本侵略军入侵云南,以人力物力积极支援西南边境驻军,并组织游击队与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1944年,又配合抗日部队在班洪,班老等地痛歼敌人,收复失地。

  在持续近百年的反侵略斗争中,佤族人民用长刀、标枪等原始武器狠狠打击了拥有洋枪、洋炮和现代装备的敌人,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写下了我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木鼓声声

  在阿佤山区,到处可以听到雄壮激昂的木鼓声。木鼓被佤族人视为神圣的器物,因为它是母亲的象征,据说这种观念来源于母系社会。每逢战争或大的祭祀活动,敲响木鼓,人们仿佛听到母亲在召唤,便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今天,木鼓演变成佤族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木鼓舞”粗犷豪放、飘逸潇洒、铿锵的木鼓声,颇具迪斯科的味道。它深受海内外观众们的喜爱,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比赛中获奖。

  筒帕上的密码

  过去,佤族人没有文字,他们以一些特别的方式记下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妇女编制的“筒帕”(挎包)上,就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文化符号。

  筒帕是佤族人出门做事和上山干活时常喜欢挂在肩上的挎包。它既实用又美观,还是馈赠朋友最合适的礼物。筒帕也是最能体现佤族妇女慧心与巧手的一种织物。各种动物、花草、生活用具,凡是她们认为美的,认为“有意思”的,都会千方百计将其织在筒帕上。

  筒帕上最常见的,是一种中间带圆点的棱形图案,据说那是小鸟的眼睛。在佤族人心目中,有一种叫做小米雀的鸟是有恩于他们的。传说当初人类被封在石洞里打不开石门,飞来一只小米雀,在石洞上不停的敲啄,嘴壳啄破了,眼睛流血了,终于啄开了一条缝,佤族先民和其他民族的人才得以从石洞中走出来。世世代代,有情有义的阿佤女人始终没有忘记这只小鸟。

  筒帕的下部,通常会织有一条宽宽的、由方形和线条交叉而成的图案,据说是代表老虎的脚印。生活在亚热带丛林中的佤族先民认为,森林里的各种动物中,老虎是兽中之王,是天神的使者。妇女们将其脚迹织在筒帕上,恐怕不仅仅是单纯的崇拜,也许还有着得到这位天神使者认同和保佑的希冀。

  牛头,也是筒帕上常见的图案。佤族人们认为水牛与他们祖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牛在佤族人的生活中作用非凡。在40多年以前,佤族社会盛行剽牛祭祀,在举行一些重大活动时,都要剽一头牛祭祀天地和鬼神。哪家杀牛,就把牛头骨架挂在自家的墙壁上,哪家挂得最多,就表示其有权和富有。

  小小的筒帕,就是这样向人们透露着佤族早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长刀弓箭 男子汉的象征

  佤族由于居住的地区不同,服饰各异,一般来说,男子喜欢用黑布或青布包头,上身穿青布无领短衫,下身穿折腰大裆、宽而短的青布大脚裤子,身背本地编织的青布花边挂包,包边饰以长穗。

  各地的佤族男子,外出时常背花边包、佩长刀和弩弓。在佤族中,男子佩戴长刀被视为男性美和力量的象征,若男子不佩长刀,会被视为衣冠不整,不持弩箭,则会被视为没男子汉的气概。

  妇女以多发为美

  妇女的服饰大方美观,各地大同小异,其基本特征是:用黑布包头或头戴银头箍,或者是盘发辫戴绒球。身穿黑或深蓝色无领上衣,衣服缀有数枚银泡或银质花,下着黑、红、紫、黄等颜色织成的多种图案的筒裙,裙边间织红、褐色几何线花纹。耳戴大银环,颈带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腰围数十道藤圈或十多串珠圈,身背一个图案鲜艳的筒帕。

  佤族妇女以多发为美。有盘头习俗的中年妇女在编发时,往往要在本来已经很茂密的头发中掺进一些黑毛线,再配上几个彩色的绒线球,在勃勃的英姿中平添几分妩媚。留有长发的年轻妇女,在银头箍下,一袭瀑布似的黑发直泻腰际,浑身洋溢出一般粗犷自然的青春气息。

  救命的宽手镯

  妇女们身上那终日佩戴的宽宽的银手镯,十分独特醒目,是佤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征。这种手镯宽约10厘米,多半是用银、铝、锑等金属制成,上面刻有各种花纹。

  关于这种手镯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很久以前,阿佤寨子里有一个姑娘上山采野果,碰到一只大熊,她躲藏不及,急中生智,从竹篮里拿出饮水的竹筒,套在手上。大熊以为抓住了姑娘的手,高兴得笑眯了眼。姑娘悄悄从竹筒中抽出手来,转身跑开,逃脱了一命。从此以后,姑娘们外出时为了防止不测,便在手腕上套一节竹筒。久而久之,竹筒就变成了手镯,后来演变成了银质、铝质手镯。

  救命的款手镯的传说反映了阿佤人采集时代的生活痕迹和妇女们的机智勇敢。

  主妇分饭

  佤族喜欢做鸡肉烂饭、鹌鹑肉汤、松鼠肉汤、螃蟹鱼虾酱、牛苦肠汤、牛肉酸菜等佤味佳肴,其中最有特点的要数“鸡肉烂饭”。其做法是将一只杀好的鸡煮得半熟后捞出,接着将大米放入鸡汤继续煮,待米饭熟透、半稀半干时,抬下锅盖好。在将鸡肉撕碎,撒上薄荷叶、茴香、辣蓼、花椒面等佐料,最后一并倒入饭锅,搅拌均匀便可食用。

  吃饭时,大家围坐在屋中的火塘边,无论是客人还是主人,一概无需自己动手盛饭,主妇会把煮好的饭一碗一碗分好,顺序递到所有人的手上,每人一份,吃完以后再由主妇盛。

  在村社集体活动中和部落举行宗教祭祀时,也有专门负责煮饭和分饭的老妇人。她们在群众中很有威望,懂得民族的风情掌故,了解活动的仪式规程,熟悉村寨的成员,在为参加活动的人分饭时,能够做到不重复一个人、不遗漏一个人地进行公平分配。如果是外来的客人,还会受到她们的特殊照顾。

  无酒不成礼

  佤族人爱喝酒,节庆、待客活动,都离不开酒。他们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在阿佤山做客,当热情的主人端给你一碗香甜醇美的水酒时,那是表示对你的欢迎和尊重,你得一饮而尽。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佤族老大妈带着一包作为午餐的糯米饭上山劳动,她只顾挖地,竟将饭包挂在树上忘了吃,等她几天以后重新发现树上的小饭包时,白白的糯米饭已经发酵变甜,她把饭放在竹筒里,准备用水泡一泡再吃。发现泡饭的水竟有一种醉人的香甜。老大妈成了第一个发明水酒的人。得此启发,人们用浸泡的大米拌上桂皮、黄果皮、芭蕉果皮、花椒、野生辣蓼等原材料做成酒药。制成米酒时,把小米、荞子、小麦、包谷等原料蒸好,拌上适量的酒药,再把芭蕉叶捂在竹箩或其他容器里使其发酵。过10天左右取出,放在竹筒里倒入冷水浸泡,过滤出来就成了乳白色的水酒。

  水酒做得好,是家庭主妇也是家庭的荣耀。

  腰箍计年龄

  现代人讲究不询问女士和小姐的年龄,加入你到了阿佤山,要想知道姑娘的年龄,那就方便了——只需悄悄数一下她们腰上的藤圈。

  在一些佤族山寨中,女孩出生不久,父母就要在她腰间和小腿上戴上一个藤竹编成的圆圈,以后每年各增戴一个。竹圈小了或者损坏了可以随时更换,但一年一个的数量却不能随意增减。所以说,只要数一数姑娘腰间或腿上的竹圈,就可判断出她的年龄。不过,在现代生活中,佩戴竹藤腰箍和腿圈似乎主要是佤族妇女的一种美的装饰,而且,它逐渐为色彩鲜艳、式样新潮的珠圈所取代了。

  自古,佤族与牛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意义上讲,佤文化包涵着丰富的牛文化。

  

  资料来源: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