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民族史志资讯  > 详细页面

任乃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李永超 2018年01月05日 阅读量:

  任乃强(1984—1989年),我国著名的民族史学家,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任乃强历任重庆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和中国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四川民族学会顾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任乃强1894年4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双桂乡一个破落世家。11岁时考入川北最早开办的学堂—县立小学堂。1915年,中学毕业后,获得南充中学校长张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老师卢于鹤等7人的1000吊钱的资助,考入北平农业专门学校(即今北京农业大学)。1920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晨报》馆工作一段时间,1921年随张澜一起返回南充,协助张澜搞地方自治。1926年回南充中学任教,1927年,南充县政府修撰县志,任乃强分担编撰区域、沿革、山系、水系、城镇、农业等专篇。1933年,他应张澜之邀赴广西等地考察,对南方民族地区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返川后任重庆大学教授。1936年,任乃强先生再度去康藏地区考察,1940年出任西康省通志馆筹备主任。其间他深入不毛之地,手脑并勤,写成《西康通志纲要》、《康藏史地大纲》等著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康藏民族的历史及地理沿革、政治变迁、宗教流派等问题。

  1943年,他受聘为华西大学教授兼边疆研究所研究员。次年,第三次赴康北考察寺庙和土司制度等专题,写下了《德格土司世谱》、《喇嘛教与西康政治》等文,对康区土司制度的演变及喇嘛教的发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开拓性地提出格萨尔即林葱土司先祖、宋之“角厮罗”的考证,至今仍为国内外学术界所依循。1946年,任乃强转任四川大学教授。为了团结汉藏研究人员,推动藏学研究,他发起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有关康藏研究的民间学术团体一一康藏研究社;主编了《康藏研究月刊》,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出版了29期,博得学术界的好评。

  中国成立后,他又以极大热情投入了新的研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又完成了《川藏农业区划》、《四川州县沿革图说》、《四川军阀混战图说》、《四川历史地图》等多部专著,并最终在1960年撰写成150万字的鸿篇巨著——《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自1979年起,他先后完成了《羌族源流探索》、《四川上古史新探》、《川藏边历史资料汇编》、《山海经新探》等7部专著和数十篇论文。

  任乃强是中国近代藏学的奠基人和先驱者之一,他对康巴藏区的调查和研究,确立了他在藏学领域的地位,对人们认识康区社会历史,开发康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1.杨鸿儒:辛勤耕耘一生的任乃强教授,西藏研究,1991年01期;

  2.魏学峰:任乃强先生的治学生涯,文史杂志,1989年05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