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筹建,1980年正式成立的历史学系,2004年6月更为现名。1980年设立历史学本科专业,1993年至1998年先后开设过文化旅游专科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至2008年开设广告学本科专业,2007年增设博物馆学本科专业, 2012年增设文物保护技术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3个普通本科专业。
历史文化学院是西北民族大学较早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1996年设立宗教学硕士专业学位点,2000年、2003年分别增设了专门史、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专业学位点,2011年中国史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学院现有1个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4个研究方向),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史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文献1个博士招生方向。
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12人、助教1人;博士16人、硕士13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专家1名,甘肃省“333科技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专家2名,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名,甘肃省领军人才2名,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3名,甘肃省五四奖章获得者1名,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学院教师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出版专著、教材6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14项,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科建设,聘请11名相关学科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目前在册学生821人。
学院现设有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5个教研室,宗教研究中心、中华之最研究院、马家窑文化研究院3个科研院所。2009年学院建成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历史学专业为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现有中国史、宗教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4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实验示范中心,7个校外协议实习实践基地。学院以教学为中心,始终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先后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人才3000多名,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