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樊绰
出版社:中国书店
书号:ISBN7—80568—476—6/K·101
出版时间:1992年7月
作者简介:
樊绰,生卒年不详,为唐懿宗季温(860~873年在位)时安南经略史蔡袭属吏,亲历唐王朝与南诏国的战争,以后又任夔州都督府长吏。任上着意收集有关南诏历史和现状材料,于咸通初年写成《蛮书》,转呈朝廷。
版本:
《蛮书》的原名,众说纷纭。根据本版本的《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提要》一篇可知,《新唐书·艺文志》里用《蛮书》为名著录,《宋史·艺文志》记为《云南史记》,《永乐大典》也题为《云南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陈大昌《禹贡图》、蔡沈《书集传》等又用《蛮书》之名。李京《云南志略》、程本立《云南西行记》都称此书为《云南志》。明代以后,原书散佚,此后不见传本。清乾隆年间开旧库馆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重辑录成书,印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后又收入《知不足斋丛书》、《琳琅密室丛书》、《渐西村舍丛书》,1962年中华书局向达《蛮书校注》,除了对《蛮书》作了校勘注释外,还附录了有关南诏的文献资料,编制了年表和地图。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赵吕甫校释本,书名改为《云南志校释》。
目录:
卷第一 云南界内程途
卷第二 山川江源
卷第三 六诏
卷第四 名类
卷第五 六州
卷第六 云南城镇
卷第七 云南管内物产
卷第八 蛮夷风俗
卷第九 南蛮条教
卷第十 南蛮疆界接连诸蛮夷国名
内容简介:
《蛮书》为唐朝安南从事樊绰所著的记载南诏国史事的史书。又名《蛮志》《南夷记》《南夷记》《云南志》《云南记》《云南史记》。共十卷。对了解与研究唐代南诏国的历史、地理、民族、物产、交通、风俗文化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在该书中, 樊绰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参照历代史书, 详细地反映出了当时南诏政权的各个方面情况, 为后代史家研究南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蛮书》共十卷, 向达《蛮书校注》和赵吕甫《云南志校释》都加了不同程度的附录。本书结构如下:第一卷为云南界内途程;第二卷为山川江源;第三卷为六诏;第四卷为名类;第五卷为六赕;第六卷为云南城镇;第七卷为云为云南官内物产;第八为蛮夷风俗;第九卷为南蛮条教;第十卷为云南疆界接连诸番夷国名。内容十分丰富, 阐释详实。可以说樊绰《云南志》是保存到现在的一部最早最详备和最有参考价值的南诏史著了。同时, 从民族学的角度去看该书又是一部内容完整的南诏地区的民族志。虽然樊绰把全书分为十卷来论述, 主题显得有点分散。但仔细分析来看, 其实不外乎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描述和分析。因此, 本部分笔者从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四部分入手, 先是简单介绍每一部分的基本内容, 然后再对该部分内容举例说明或者其记述特点总结, 这样力图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认识。 具体如下:卷一云南界内途程、卷二山川河流、卷五赕、卷六云南城镇归入地理类;卷二六诏、卷九南蛮条教归入政治类;卷七云南官内物产归入经济类;卷四名类、卷八蛮夷风俗和卷十云南疆界接连诸夷国名归入民族和风俗文化类来一一记述。
价值:《蛮书》对南诏国政治、历史、经济、军事、疆域、居民的生活习俗、山川、交通城镇及境外诸国,作了系统的阐述。对今云南地区的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参考资料:
[1]唐·樊绰.蛮书[M].中国书店,1992.7.
[2]马大正.蛮书[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2.
[3]李银兵.蛮书及其史料价值[J].宜宾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