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民族志  > 详细页面

云南少数民族——白族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2日 阅读量:

  概况 白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全国的白族总人口为193.3万人(2010年),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贵州省的毕节、湖南省的湘西、四川省的西昌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省有白族人口156.4万人(2010年),除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外,部分散居在昆明、丽江、保山、怒江等地。

  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也有人认为语支未定),白语有大量汉语借词,是藏缅语族中汉语借词较多的一种语言。

  风俗文化 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妇女头饰异彩纷呈,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扎染布是白族妇女传统的装饰品,她们使用的头巾、手帕和挂包大都是用扎染布做成。

  白族喜食酸辣,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等。喜饮烤茶,著名的“三道茶”是待客上品。第一道是用沱茶冲泡的苦茶;第二道是加红糖和牛奶的甜茶;第三道是放入核桃、蜂蜜、米花的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不仅是白族同胞待客的佳茗,它还寓示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乳制品乳扇是白族特产,色泽淡黄,状如扇,薄如纸,味道鲜美。

  白族的建筑艺术独具特色。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少数人家住“四合五天井”,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 ”,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角楼”等,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楼房。充分利用当地盛产的鹅卵石来砌墙,也是白族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号称“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它的起源与观音伏罗刹的传说有密切联系,所以又叫观音市。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至十天。结棚为市,万商云集,大宗交易各地土特产品、中草药材、骡马牲畜和日用百货。节日期间,举办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热闹非凡。

  此外,火把节、绕三灵、石宝山歌会、剑川骡马会、本主节等也是白族的传统节日。

  白族大多信奉本主崇拜。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范人物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贵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充分体现了本主崇拜兼容并蓄的特点。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节日,就是本主庙会。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节庆、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庙去献祭,举凡婚丧喜庆、疾病灾害、出门远行等,也要到本主庙祭祀,以祈求本主神的保佑。

  道教、基督教在白族群众中也有一定影响。

  白族雕刻艺术工艺水平极高,主要体现于石雕和木雕。石雕以剑川石钟山石窟和大理国经幢为代表,开凿于南诏大理国年间的剑川石钟山石窟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大理国经幢,又名“地藏寺经幢”。经幢造型优美,雕刻技术精湛,具有密宗佛教造像的特点。白族木雕主要用于建筑装饰上,尤以剑川木雕最为出名。

  白族碑刻历史悠久,数量众多,重要的碑刻有《南诏德化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元世祖平云南碑》《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等,是研究白族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

  白族绘画艺术丰富多彩。《张胜温画卷》,大理国画工张胜温创作于大理国盛德五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是世界佛教图像画中的珍品。

  扎染是白族著名的民间手工艺品,它以白棉布为原料,用手工扎缝出各种花形图案,再用不易褪色的植物染料多彩浸染,就会在布上呈现出蓝底白花、清新素雅、变化多端的各式图案。扎染服装、装饰品、生活用品是白族地区的重要出口商品。

  

  资料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