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建筑 > 建筑工艺  > 详细页面

都江堰:天人合一、多元交融的伟大杰作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张志会 2021年11月08日 阅读量:

都江堰在静默无言中体现了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科学原则和美学原则的和谐互融。新华社记者李桥桥摄

今天的都江堰集历史人文与自然风光于一体,形成了雄伟壮丽的文化景观。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都江堰市,坐落于成都西部岷江之上,是中国最出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始建于2000多年以前的秦国,由李冰父子率众所建。这座古老的无坝引水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2000年11月,都江堰与青城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它的:“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至今灌溉着60多万公顷的良田,将曾经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改造成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变害为利,做到了科学、自然与人类利益的完美统一,在历史和文化科学方面价值突出。这座创造了独特的水利艺术与彰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更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

  都江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都江堰作为世界知名的水利工程,似乎对于国人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只有到了都江堰亲眼目睹这一浩大工程,才会不禁感叹,先人对水利工程的奇思妙想与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远远超过了后世想象。

  水利工程在消除水灾、缓解旱情、调蓄和配置水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水利工程的修建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地貌改造,从而给自然生态带来一定影响。都江堰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历史悠久的无坝引水工程,不仅因工程总指挥李冰巧夺天工的设计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自然和生态的破坏,本质上还是一项对自然环境的优化改造工程。

  在都江堰工程建成以前,岷江江水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汲取前人的治水经验,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率领广大群众修建成都江堰。《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李冰父子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在恰当的位置作堰,利用高低落差,顺应自然规律,在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凿离堆,劈开玉垒山,穿“二江”(郸江、检江即今走马河、柏条河)。这一工程还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体现着惊人的完整性。建成之初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至今保存完好。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都江堰工程化害为利,自流灌溉,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孕育了“天府之国”。

  并非所有工程都能很好地阐释天人合一。20世纪90年代,黄河流域曾多次出现几个月甚至长达半年的断流现象,这与人们对流域水资源“掏光吃净”的过度开发及对河流生态流量的忽视不无关系。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和统一,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也是水利工程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典范。古蜀初期,水祸害人和土地,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不仅根治了水患,还使得这一地区沃野千里,持续滋养土地和造福人类。人们从刚开始惧怕水,谈水色变,到对水的功用有更全面的认识,进而对水更加从容地赞美。

  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完善的灌溉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专家们参观都江堰后,高度赞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2018年,都江堰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今天的都江堰,不仅具有强烈的现代化气息,而且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的美学价值。

  都江堰承载了多元交融的蜀地文化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青城山的自然风光以及道教文化是构成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拥有如诗如画的美景,还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度,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开创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都江堰工程是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融合的杰作,是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丰碑。都江堰水利文化融合了大禹、杜宇、鳖灵治水和李冰父子治水的传奇故事,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早在春秋时代之前,巴文化即已创造了璀璨的人类文明。鳖灵“决玉山”根治水患,既有古史记载,又有民间传说。有学者认为,巴人鳖灵是都江堰工程的先驱者。2000年,在成都市中心出土了17具富有巴人特征的船棺葬,最大的一具是开明王朝晚期的王室合葬墓,墓葬长18.75米,直径1.7米,重约一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鳖灵乃巴人的证明,古蜀国的开明王朝系巴人建造。有学者指出,鳖灵在古蜀国治水的事已无疑问,鳖灵主持的这项工程首次解决了岷江水患。都江堰主体工程由古蜀国开明王朝开创,李冰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对都江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修与完善,进而对这些治水经验作了总结。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工程的南侧,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山的东麓有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芒城遗址,从中挖掘出的大量文物对深入研究古蜀文明具有重要价值。都江堰—青城山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缘,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接合部,也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是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区。青城山有集中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青城山道教建筑群系取材于自然,古蜀先民们用藤、棕、竹这些天然材料搭建房屋,彰显了悠久浓郁的中国西南地方特色和民族习俗。

  都江堰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结晶,它不仅凝结了蜀文化的科学技术和朴素的宗教意识,而且是中原文化打破古巴蜀区域性文化圈的文化大融合的结果。

  都江堰传承着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著名作家、学者冯骥才认为:“传统并非存在于生活之外,而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江堰市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川西平原交接处,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这座城市与道教、各种民族文化渊源颇深,有涵盖节庆活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节庆民俗、体育与竞技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30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都江堰放水节是当地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放水节始于公元978年,源于后人对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的怀念,后来逐渐演变成对进入春耕生产季节的欢庆。放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拜水大典,就是讲述水的文化和感人故事,活动由祭祀、砍杩槎放水、清明会等环节构成。主持一声令下宣布放水,“咚咚咚”三声礼炮即刻响起,身强力壮的堰工奋力砍断鱼嘴前阻断内江杩槎上的绑索,河滩上的人群用力拉扯绳索,杩槎解体便轰然倒下,江水顷刻奔涌而下。整个会场呐喊欢呼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

  都江堰放水节年年相沿、世代传承,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盛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节日展现了川西民俗文化,再现了成都平原漫长的农耕发展历史,传承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民族精神,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被誉为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天府第一盛会”。

  “青城三月三采茶节”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青城山附近茶农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民俗节日,而今已成为都江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外,都江堰地区的赵公山是财神赵公明的祖庭和迎财神活动的策源地,春节迎财神的民俗活动旨在保平安、迎丰收。

  传统手工艺、古乐与武术也是都江堰灌区的文化特色。手工艺中最典型的如聚源竹雕、传统金铜手工艺、安龙川派盆景,以及青城马椅子。都江堰的传统音乐包括集古蜀巫乐、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儒家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之大成的青城洞经古乐,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神话时代;歌曲调唱腔多变的柳街薅秧歌和天马轿房唢也令人耳目一新。发源于中国道教圣地青城山的青城武术是一个重要的中国武术流派,青城武术以玄门太极和剑术见长,玄门太极拳法自成体系,不拘一格。

  都江堰非遗文化多样功能决定了其具有历史、文化、审美、教育、经济等多方面价值,其积累而成文脉,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时至今日,丰厚的文化遗产价值,仍为都江堰的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都江堰传承为苍生谋福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在兴水利、除水害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绩。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蜀地水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还是中国传统治水文化与水利科技相结合的一颗璀璨明珠,堪称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我国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管理机构,建立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使得这座古堰经久不衰,成为集防洪、灌溉、运输、发电、水产养殖、旅游及城乡工业、生活用水为一体的水利工程,工程效益越来越大。

  都江堰的历史是一个千秋接力、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随着灌区范围日益增大,从1936年开始,都江堰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补建了一些水利设施,但是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如今,都江堰仍在为四川50多个大中城市,数百家工矿企业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

  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最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以人文本、为普罗大众谋福的民族精神。李冰父子一心一意为苍生百姓服务,解决了水患的问题,使成都平原成为肥沃的土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对中华民族,特别是川西地区的巨大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李冰父子这种为民谋福、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世代百姓尊崇,岷江右岸山坡上建的二王庙就是专门用来纪念这对父子的。这座庙宇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南齐建武年间改为专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皇帝敕封为王,后人称为“二王庙”。庙内主殿供奉着李冰父子的塑像及治水名言、诗人碑刻。

  都江堰地区的多元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我们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都江堰工程所诠释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关怀,更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积淀、蕴涵着丰富的水利科技内容的都江堰,将持续地发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效益,延绵不绝,长盛不衰。

  (作者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者:张志会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