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风俗 > 民族风俗概述  > 详细页面

民族风俗概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袁娅琴 2017年12月19日 阅读量:

  民族风俗是各民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并一直沿袭和发展。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风俗。风俗又称为民俗。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凡民函五常之行,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之情欲,故谓之俗。”,风俗是一种历史的沿袭和发展过程。民俗的形成主要是由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习惯逐步发展而约定俗成的。这种约定俗成的文化心态和生活习惯一旦形成,就产生了较为稳固的心理定势,于是也就出现所谓的“民俗”。民俗作为人类社会所固有的,具体反映在饮食、服饰、建筑、礼仪、语言等各方面的一种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常以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明文规定却对人们生产、生活有着重大制约的形式出现。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出现了。如《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好痹车”;《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等等。此外,还有不少意义与其相近的词,如“风俗”、“习俗”、“民风”、“谣俗”等。

  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它的范围,应该对“民间”和“风俗”二词的含义加以认真的考察。民间即民众中间,是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国家的民俗学家们对民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传统方面,目光大多关注文化比较落后的人群,尤其是所谓野蛮民族、农民和边民。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所变化。对民俗的研究已扩展到所有人群。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士兵、学生、商人、职员等,只要是“官方”之外的有某种共同社会关系的群体,都可看作民间。“风俗”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即令统治阶级中的成员,也有公务活动与私人生活之别。在公务活动中他们必须遵从官方的定制,在个人生活中他们除了保存着上层社会的某些生活习惯外,基本上也与民族共有的习俗惯制取一致的态度。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随着研究日益加深,民俗概念倾向于广义的理解,即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民俗现象;即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民俗事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相传,就成为精神民俗,它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如民间谚语、俗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与民间文学(民间传说、神话、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学科,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项,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在我国封建时代的文化遗产中保留了丰富的民俗史料。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展开,中国古代关于民俗的某些观念收到这些影响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20世纪初叶,中国新民俗学运动兴起,中国近代民俗学应运而生,并成为一门新型的人文学科。

  中国民俗学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古代、近代和现代。古代时期:我国封建时代的民俗,从先秦到明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形成了一些基本形态。这一时期关于民俗事项的记录与观点,大多包容在伦理学、历史学、地理学、哲学、宗教学、农学、文学艺术和语言学等是著述中;部分民俗记录还有了专门的编著,如岁时风俗志、民歌集、谚语集和笑话集等。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俗观念受到外来侵略的刺激和资本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成为民族革命意识的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汇入了中国人们反抗斗争的洪流,一方面为民族先觉人士的改良和革命思想运动服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把民俗观与启蒙精神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启蒙民俗思潮。它的特点是强调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一致性和历史认同功能,反对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宣传民族自强的理想。这一阶段的口头创作和俗语著作,与“咸与维新”的革命实践紧密相关,逐渐背离了封建文化传统,向新媒体转化。现代民俗学史:我国现代民俗学史,介绍和阐述“五四”以来我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这两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学术历程。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他的早期学术建设,重视搜集和整理口头文学作品,宣传通俗文艺,提倡白话和推行国语等。它的学术活动在北京大学发起,后扩展到广州和杭州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它配合民族解放斗阵的伟大事业,承当了教育国民的使命,同时开始了民间文学的初步构建工作。自40年代起,一批知识分子以延安革命文艺文方向,探索民家文艺学的新传统,相应的活动在全国其他省区也有所展开。

参考资料: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长春出版社,2004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