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间文学 > 神话  > 详细页面

新书推荐:《神授•魔岭记》

来源:青海日报 2020年09月10日 阅读量:

  2019年12月26日上午,藏族作家梅卓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首发式在青海西宁举行。省垣作家、评论家四十余位参加首发式及作品研讨会。会上,作家、评论家各抒己见,表达了对作家梅卓这部新作的看法。与会论者认为作家十年一剑,创作了一部富于创造力的佳作。现将部分专家评论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神授•魔岭记》书影

  内容提要:

  东查仓部落的人们自称为格萨尔王的后裔,千年来传承着史诗的珍贵传统。但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史诗传承危在旦夕,在一个特殊时刻,千年前被格萨尔打败而压伏到黑塔下的魔王伺机破塔而出,寄魂于世,破坏史诗空间,害死老一代神授艺人,企图获得新的能量,重新统治世界。在浓郁的史诗氛围中长大的男孩阿旺罗罗,本性善良纯真,天赋异禀,他临危受命,走上了格萨尔大王的寄魂山阿尼玛卿,在转山过程中,通过寻找、体验、求教和学习,经过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寻师、寻父、寻找自我,在多位得道大师、史诗人物、山神地衹的帮助下,最终获得传统的艺人帽和珍奇的圆光技艺,成长为新一代神授圆光艺人。

  作者简介

作者在阿尼玛卿山区

  梅卓,女,藏族。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青海湖》文学月刊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部落》《月亮营地》,诗集《梅卓散文诗选》,小说集《人在高处》《麝香之爱》,散文集《藏地芬芳》《吉祥玉树》《走马安多》《乘愿而来》等,作品入选多种选集。曾获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奖、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全国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中国作家百丽小说奖、青海省首届青年文学奖、第四、五、六届省政府文学作品优秀奖、青海省四个一批拔尖人才等。

  《神授•魔岭记》短评小辑

诺布旺丹

  文化空间是孕育格萨尔史诗的生命本源。梅卓的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运用曲折而生动的笔法,对跨越千年的格萨尔史诗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语境进行了哲理性反思,深刻表达了文化语境、故事本体和演述艺人三者作为活态史诗的三要素,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整体性生态结构及其内在运行机制这一千年不变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诺布旺丹(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马钧

  梅卓的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是作者历经多年知识、阅历、经验、精神准备后潜心创作的一部极具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力作。其价值和意义在于:第一,小说接续格萨尔传说的藏文化传统,以小说化和个性化的审美方式,重构《格萨尔史诗》四大战役之首的《魔岭大战》,延续了藏民族的共同记忆和传说文化的文脉;第二,从众人传唱到作家书写,作者以灿烂迷人、神秘莫测的传承艺术,展示了格萨尔文化中最具魅力的神异秉赋,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藏民族生活独异的精神品质和心灵底色,以更幽曲、深邃的笔触,彰显了一个民族心灵的博大与神奇;第三,作者以深挚的视野,在展示史诗魅力的同时,作者更是加大了对史诗现代命运的思考。第四,这部长篇小说在没有背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审美价值的前提下,着力凸现某种带有鲜明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的浪漫气质,尤其是将中国文学传统中一直被弱化和忽视的神异传统,在新的文学条件下进行了富有远见和创意的文学书写,丰富了当代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的风神意态。第五,小说进一步彰显和拓展了异质化书写的空间和表现力。

  ——作家、评论家:马钧(《青海日报》文化专刊部主任、编审,青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刘晓林

  梅卓的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是一部意涵丰沛的作品。小说表层结构呈现了“成长”的主题,讲述藏族少年阿旺罗罗领受使命,经过高德大僧的引导、点化,自我的磨砺与修炼,成为一代神授艺人故事。在阿旺罗罗成长过程中,贯穿了藏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魔岭大战”的故事,在现实、历史、传说的相互交织中,表现藏民族勇敢、忠义、倾向美善的精神气质和瑰丽丰赡的民族文化,这也构成了小说更为重要的题旨。小说结构缜密,想象郁勃,语言细腻诗性,特别是阿旺罗罗和他的保护神精灵般的扎拉相携而行的叙事线索,给作品营造了一种轻盈灵动的格调。可以说,《神授•魔岭记》是近期出现的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风格独具的一部优秀作品。

  ——评论家:刘晓林(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茅盾文学奖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骏马奖评委)

马海轶

  梅卓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采用“在路上”这种古老的小说结构原型,以阿旺罗罗千难万险成长为格萨尔说唱艺人的经历为主线,以格萨尔征战北国魔王,获得胜利为辅线,以被格萨尔打败的北国魔王在末法时代破塔复活,企图统治世界,最终在格萨尔后人正义的力量面前灰飞烟灭为暗线。三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推进,勾勒出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同时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作品立意宏伟,气势磅礴,叙事从容,结构稳定,语言精美,想象奇崛,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史诗与当代交融,神话和现实焊接,是一部浪漫主义传奇佳作,题材广阔宏大,情节曲折离奇,场面层出不穷,形象生动隽永。其艺术魅力堪称东方《魔戒》和中国的《哈利•波特》。贯穿始终的民族传统精神和英雄主义基调,为这部作品赋予了时代意义,其主题与《格萨尔史诗》形成了精神同构。

  ——作家、诗人、评论家:马海轶(青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索南多杰

  传统的神授艺人叫“巴仲”,就是受神力作用的艺人大脑或心间汹涌澎湃的说唱天赋,而这种天赋所宣扬的就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他们所说唱的故事既不是后天的靠勤奋学来的,也不是自娘胎出生以来先天会唱的,是在偶然的机缘通过做梦等途径得到神灵的启示而获得。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来说,这些神授艺人是格萨尔及其神灵系统派到人间的使者,在弘扬《格萨尔王传》的同时斩妖除魔,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梅卓笔下的阿旺罗罗就是一位不忘初心的坚守者和天赋异禀的救世主,他的成长经历颇具使命感和仪式感,通篇充满着清风拂面般的新鲜感。而这种新鲜感贯通了过去和传统的时间空间,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两个界面。从传统文化而言,作者在坚守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量使用了具有时代烙印的时髦新词,令人耳目一新;而在创作上故事情节的虚构等力求返璞归真、似曾相识。在新奇词汇和熟悉的韵味中让我再次体验到千年史诗的神奇魅力,《神授•魔岭记》堪称经典的守正创新之作。

  ——索南多杰: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格萨尔学博士

郭建强

  作家梅卓历时数年呕心沥血之作《神授•魔岭记》,堪称言说藏地人心旨归和文化流脉的长篇史诗。越是深入认识藏族文化,我们越是能感受到那种浑朴瑰丽的质地,嗅到那缕沁人心脾的馨香。说唱史诗《格萨尔》的神授艺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举世瞩目,引起了包括生命科学家在内的各学科专家的注意。神授艺人的奇特经历和神秘记忆,使得他们成为可游走于现世与历史两端、现实和神话两极的诗性通灵者。以他们作为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和讲述者,对于每个志存高远的作家都是极大的诱惑。然而,神授艺人诗意天生、视角独然、阅世丰富的特点,又意味着刻画他们是高难度的挑战。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证明梅卓女士是可以胜任的这个题材少有的书写者,作家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时空交错、人神共在,激情与理智似乎触之可感的斑斓唐卡。这是她的生命经验和体验,也是活生生的文化借助于作家的一次广远而深邃的展示。

  ——郭建强:诗人、评论家、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龙仁青

  在阅读梅卓的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时,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梅卓近乎偏执的写作追求,或许,她从加西亚·马尔克斯等这些文学大师那里得到了启示,而时时刻刻伴随着她的生活本身,又使她产生了一种用原始、朴素的语言去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的冲动,她试图通过汉语叙事,去完成一部完全在藏文化视域下的藏地故事。梅卓选择了《格萨尔》史诗说唱艺人,这样一种在藏地广发存在,却又极为特殊的人群,作为她小说的叙事人物,是因为《格萨尔》史诗本身就是藏文化的集大成者,而这样的“集大成”却是由它的说唱艺人来担当呈现的,这也便成为梅卓进入她试图以藏文化视角展开叙事的一个切口,让她有了集中呈现藏文化视域下的生活原貌的一个契机。这是梅卓这部长篇小说的巧妙所在。

  小说打通了现实与《格萨尔》史诗之间自由穿梭的通道,游走在神话与现实之前,却不留痕迹,出入自在。《格萨尔》史诗迄今是一部“活态”史诗,这种“活态”本身就是对我们固化地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消解。梅卓的这部长篇小说,便是抓住了藏地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活态”现象,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让魔幻归零,使奇异瑰丽的现实生活归位为现实。

  ——龙仁青:小说家,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卓玛

  由英国一家出版社发起的“重述神话”出版项目在全球引发了一股名家重构神话的创作热潮,苏童、叶兆言、李锐、阿来都加盟了“重述神话”中国卷的创作,阿来的《格萨尔王》是人性思考与“重述神话”的结合。《格萨尔》这一部活形态的史诗,深刻影响着藏民族的精神世界与民俗生活。今天,以史诗《格萨尔》为题材开展的创造性书写形成了丰富的互文性写作,我省作家梅卓的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就是作家出于重述《格萨尔》史诗的创作自觉为读者奉献的一部新作。

  梅卓生长生活于这片土地,谙熟史诗的内涵、传播特点及其中蕴含的精神与信仰,在这一题材的虚构能力上具有先天的文化优势。因此,与梅卓早期诗化风格的中短篇小说以及带有历史传奇色彩的长篇小说不同的是,《神授•魔岭记》接续了神魔小说的传统,围绕人神共战,降妖锄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故事引人入胜。特别的是,作家长期浸淫于青海这片《格萨尔》的传播场域与文化场域中,占有丰富的口头传统资料,小说中不断溢出宗教、巫术、民俗、动物学、风物志、地理学等丰富的知识资源,反映出作家坚实有力的创作储备,也为她的创作提供了精微细腻的细节保障。情节精妙之处,宛如神授,令人击节。

  作为中国当代藏族作家的代表性人物,梅卓在小说中传递了藏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体现出别样的文化延续感。这种探索无疑丰富了对于史诗的转写和充满个性的体验,使这一题材呈现出更为迷人的光晕。这是一次富有意义的写作实践,可以预见它将在藏族文学中产生独特的文学价值。

  ——卓玛(青海民族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青海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原文载于《青海日报》 2019年12月27日第10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推荐:卓玛(青海民族大学)

  图文编辑:曹扬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