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历史叙事诗是指那些反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叙事诗。那些反映民族历史人物、民族历史事件、民族来源、民族迁徙的长篇叙事诗都在此例。历史叙事诗重在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展现一个民族昔日的社会生活。这类叙事诗往往以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为主,向人们展示出广阔的民族历史与生活,描绘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民族生活画卷。
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历史叙事诗中,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嘎达梅林》,锡伯族的《迁徙歌》,布依族的《调北征南》,侗族的《忆祖宗歌》,壮族的《唱离乱》、《中法战争史歌》,苗族的《安屯设堡歌》、《张秀眉之歌》,达斡尔族的《薄坤绰》,布依族的《伍焕林》、《罗华先》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蒙古族文学中,英雄史诗和长篇叙事诗占有重要地位。除英雄史诗《江格尔》、《格斯尔》之外,著名的叙事诗有《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嘎达梅林》、《孤儿传》、《箭筒士阿尔嘎聪的传说》、《诺利格尔马》、《陶克陶胡》等。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蒙古族叙事诗。从内容和语言形式上来看,这部叙事诗大约为13、14世纪的作品。它一方面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时代的社会历史,另一方面反映出蒙古族人对马的依赖和珍视的习俗。
《嘎达梅林》是一部反映蒙古人民现代斗争生活的长篇叙事诗。它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在我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从形式上看,整部叙事诗散韵结合,韵文部分达到了一千余行。这部长诗,是以牧民起义领袖嘎达梅林的真实故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苗族叙事诗《张秀眉之歌》是流传于苗族民间的长篇叙事诗。张秀眉是苗族近代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清咸丰五年(1855),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他领导了黔东南各族人民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历时十八年之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给各族人民以极大的鼓午。长诗《张秀眉之歌》,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件创作的。全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序幕,写人民不堪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揭竿而起,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第二部分,写农民起义军在张秀眉的领导下,向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权发起攻击,并取得节节胜利。第三部分,写清王朝增兵,并采取收买、诱降等手段,使起义军遭到很大损失。第四部分,写张秀眉被俘,大义凛然,英勇牺牲。《中法战争史歌》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壮族民间叙事诗。这部叙事诗虽然不长,只有一百多行,但却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法战争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