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族文学资讯  > 详细页面

满族文学史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杨志孝 2018年06月21日 阅读量:

  作者:邓伟 主编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书号:第一卷 ISBN 978-7-5610-6711-6  第二卷 ISBN 978-7-5610-6710-9

  第三卷 ISBN 978-7-5610-6709-3  第四卷 ISBN 978-7-5610-6708-6

  2012年10月版

  内容简介:

  满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满族作家众多,作品浩繁,各种文体齐备,多方面反映现实生活,艺术上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满族文学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研究与总结满族文学的历史,对于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著者结合满族文学的发展情况,将满族文学史划分为五个阶段:满族先世文学、清代前期满族文学、清代中期满族文学、清代晚期满族文学、现代与当代满族文学(不属于本《满族文学史》写作范围)。《满族文学史(第1卷)》,由赵志辉主编。满族先世文学,是满族共同体形成以前的文学。它包括肃慎时期文学、渤海时期文学和女真时期文学三个发展阶段,是满族文学发展的先世阶段。,满族先世文学是整个满族文学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满族文学史(第2卷)》,由赵志辉主编。清代前期是从1583年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崛起开始,1621年努尔哈赤率部进入辽沈地区,满族社会步入封建社会;到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顺治在北京称帝,康熙一统天下,雍正革除旧弊,整顿时政,使满族社会全面走向封建化为止,即1583年至1735年。这150余年是满族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也是中国社会由纷乱走上统一的时期。这期间,满族文学从山海关外随清军进入中原地区,成为涌入中国文坛的一股新生力量。《满族文学史(第3卷)》,由马清福主编。清代中期的满族文学,时代为乾隆元年(1736)至鸦片战争(1840)之前,即主要指乾隆、嘉庆朝至道光二十年的满族文学。乾隆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上,均开创了清代前所未有的局面。所谓“康雍乾盛世”,此时已臻高峰;而此后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清代社会便逐渐走向衰落。《满族文学史(第4卷)》,由邓伟主编。《满族文学史》第四卷内容是清代后期满族文学。时代与中国近代史相一致,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1840~1919)。   

  目录

  满族文学史·第一卷

  总序

  本卷概说

  第一章肃慎时期的文学

  第二章渤海时期的文学

  第三章渤海遗裔文学

  第四章渤海遗裔第一文人王庭筠

  第五章金代女真文学概述

  第六章金元时期的女真诗词

  第七章女真宗室文人完颜璹

  第八章金代女真散文

  第九章金元女真戏剧

  第十章金元时期女真散曲

  满族文学史·第二卷

  本卷概说

  第一章创业时期的满族文学

  第二章清代前期满族文学的先驱者

  第三章康熙帝玄烨的文学创作

  第四章清代前期宗室诗人的诗文

  第五章宗室诗人岳端及其诗歌

  第六章“宗室高人”文昭及其诗歌

  第七章清代前期文学皇子的诗歌与文论

  第八章清代前期满洲士人的诗歌创作

  第九章满族文学大家纳兰性德

  第十章清代前期八旗汉姓文人的诗文

  第十一章清代前期宗室与满族士人的散文创作

  第十二章满族著名文学家纳兰常安

  第十三章清代前期的满族戏剧

  第十四章沈阳唐英的《陶人心语》与古柏堂戏曲

  满族文学史·第三卷

  本卷概说

  第一章尹继善的诗歌和散文

  第二章乾隆时期宗室诗人的诗歌

  第三章敦诚的《四松堂集》与敦敏的《懋斋诗钞》

  第四章乾隆帝弘历的诗文与其皇子的诗歌

  第五章乾隆时期满族士人的诗歌

  第六章嘉庆道光时期满族诗词创作

  第七章清代中期宗室作家的散文

  第八章宗室著名文学家裕瑞

  第九章英和与奎照父子的诗作

  第十章清代中期满族士人的散文和杂著

  第十一章清代中期的满族小说

  第十二章伟大的满族作家曹雪芹与《红楼梦》

  第十三章清代中期的满族戏剧与民间文艺

  第十四章文康与《儿女英雄传》

  第十五章多隆阿诗文与恒龄诗作

  第十六章奕绘与顾太清的诗词

  满族文学史·第四卷

  本卷概说

  第一章 昇寅与宝琳、宝珣父子和其他诗人诗作

  第二章  觉罗舒敏、崇恩、廷奭家族的诗文

  第三章  恩锡的诗与词和同时期文人诗词

  第四章  宝鋆、恩华、音德讷的诗作

  第五章  承龄诗词与遐龄杂录

  第六章  崇实、庆康、多敏的诗作

  第七章  长善、魁玉及诗作

  第八章  宗室宝廷与《偶斋诗草》

  第九章  宗韶与《四松草堂诗略》

  第十章  毓俊与《友松吟馆诗钞》

  第十一章  奕訢、奕譞、载澂、善耆的诗作

  第十二章  盛昱、寿富、完颜守典与光绪朝其他文人诗词

  第十三章 子弟书与韩小窗、鹤侣、喜晓峰的作品

  第十四章  震钧与英华的诗文著作

  第十五章  京剧艺术家汪笑侬

  后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