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族文学资讯  > 详细页面

《格萨尔王全集》出版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央金 2018年12月17日 阅读量:

  2018年10月16日,由四川出版集团、喜马拉雅文库、四川民族出版社和四川美术出版社联合主办,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协办的《格萨尔王全集》出版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就《格萨尔王全集》的策划、编辑和出版等工作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10月16日,《格萨尔王全集》出版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

  在上午的会议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降边嘉措,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青海省《格萨尔》学会会长角巴东主等格萨尔学界的知名学者分别致辞,对该项目的意义及价值做出了高度评价,对项目策划方、实施方和出版方的努力给予了肯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酌、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肖世军、四川出版集团总裁陈云华也分别讲话和致辞,对与会嘉宾的出席表示欢迎,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即将出版的项目寄予殷切的希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降边嘉措致辞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致辞

青海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青海省《格萨尔》学会会长角巴东主致辞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酌讲话

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肖世军讲话

四川出版集团总裁陈云华致辞

  会上,《格萨尔王全集》编纂委员会还向专家顾问们颁发了聘书,喜马拉雅文库被全国《格萨(斯)尔》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国首家“《格萨尔》资料中心”,并举行了授牌仪式。会议由四川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勇主持。

《格萨尔王全集》编纂委员会向专家顾问颁发聘书

受聘专家高兴地展示自己的聘书

喜马拉雅文库被全国《格萨(斯)尔》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国首家“《格萨尔》资料中心”后,喜马拉雅文库工作人员备受鼓舞

参会人员认真听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就《格萨尔王全集》的策划、编辑和出版等人员参加会议

  在下午的《格萨尔王全集》出版研讨会上,专家们畅所欲言,对《格萨尔王全集》的策划立项予以高度肯定,认为该项目将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并表示对明年1月该书的出版面市非常期待。出版研讨会由四川民族出版社社长泽仁扎西主持。会上,喜马拉雅文库负责人才让多吉就资料搜集、整理情况向大家做了汇报。四川美术出版社社长马晓峰也就格萨尔王英雄史诗对藏族艺术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充分体现格萨尔王文化等问题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探讨。

下午的《格萨尔王全集》出版研讨会上,专家们进行了充分交流

会议间隙,专家、顾问和说唱艺人进行交流互动

喜马拉雅文库被全国《格萨(斯)尔》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国首家“《格萨尔》资料中心”后,喜马拉雅文库工作人员备受鼓舞

  格萨尔王是古代藏族人民的英雄,是勇敢、善良和力量的化身,是藏民族一切美好品德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影响着藏民族的历史与社会,激励、规范、滋润着每一个心灵。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于11—13世纪的青藏高原,而后扩散到中国西部、北部大部分地区,在藏、蒙古、土、纳西、裕固等多民族中均有广泛传唱,在国外也极有影响力,是至今仍在传唱的“活体诗”。据不完全统计,《格萨尔王传》各类版本至少有三百余部,数百万行,其长度居世界史诗之首。

  本次策划出版的《格萨尔王全集》,是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编排、出版的《格萨尔王》文化工程。项目规划总集370余卷(函)《格萨尔王》故事,共8000余万字,汇编成300册,包括古籍手抄本、木刻本、早期铅印本等版本,涵盖部分分部本、异文本,尤为可贵的是很多版本是首次亮相于世,是迄今最全的《格萨尔王》藏文文库。该全集还精选了四川省博物院收藏的一套11幅精品格萨尔王唐卡作为全集插图,这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最为罕见的仲唐精品。通过本次整理工作,读者将有幸一睹这些珍贵文献的风采。

《格萨尔王全集》是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编排、出版的《格萨尔王》文化工程,规划总集370余卷(函)

  2018年3月2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高度重新定位了格萨尔王史诗的地位。我国著名的民俗学泰斗钟敬文也曾讲到:“《格萨尔王》的存在和流布是藏族人民的光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稀有艺术业绩的显现和荣耀。”

  《格萨尔王全集》的出版,将充分展示“世界最长英雄史诗”的恢宏,实现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对于世界深入认识格萨尔王,全面了解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