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器乐  > 详细页面

哈萨克族库布孜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岳 岩 2018年01月09日 阅读量:

哈萨克族青年在拉库布孜

  库布孜,是哈萨克族拉弦乐器。曾译作霍布兹、霍布斯、柯布孜。构造古朴,音色柔美,可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新疆伊犁、巴里坤、木垒、青海海西和甘肃阿克塞等广大地区。 

  最早的库布孜,琴体呈弓状,只有一条马尾弦,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就地取材,因材而制,琴型和尺寸很不一致,这种乐器在边远山区仍能见到。传统的库布孜,琴身用一整块木料挖制而成,全长60厘米,共鸣箱外观呈羹匙形,上大下小,上半部呈敞开式外露,下半部才蒙以羊皮,琴头无饰,张三条骆驼筋弦。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陈列着一支来自哈萨克族民间的库布孜,琴体用一整块桑木制作,全长63厘米,琴箱上部呈半圆形,下部为半筒形。琴轸由梨木制,为提琴弦钮式,张三条丝弦。1959年,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简其华先生赴新疆调查采风时,由北疆购得此琴带回。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音乐家阿力别克不断改革库布孜,琴箱上半部改为蒙松木面板,下半部蒙以蟒皮或羊皮,增加指板,琴弦增至4条,并制成高音、中音、低音和倍低音系列库布孜。定弦分别与各种提琴相同。演奏时,琴箱下部夹于两膝间,运弓方法同大提琴。高音、中音库布孜经常用于独奏或为民歌演唱伴奏,奏者多自拉自唱。乐曲多为民歌曲调,较著名的有《阿勒泰》、《黑走马》等。系列库布孜已成为哈萨克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