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器乐  > 详细页面

弹拨尔:与琵琶同源的维吾尔古老乐器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黄适远 2017年11月23日 阅读量:

维吾尔族老艺人(右)在弹奏弹拨尔

  乌恰镇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享有盛名。镇子上的土路洒了水,走在上面柔软而舒适,两边是整齐的平房,家家栽种的葡萄伸出了长长的“手臂”搭在院墙上,门前潺潺的流水悄声细流,颇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

  我这次的采访对象是一个祖孙三代都擅长乐器制作和演奏的家庭。有趣的是,他家人都是以乐器命名的。老人叫吐拉普·司马义·萨塔尔,大儿子叫吐尔地·吐拉普·都塔尔,二儿子叫司义提·吐拉普·弹拨尔,孙子叫玉素甫江·吐尔地·达卜,都塔尔、弹拨尔、达卜加上萨塔尔,三代人简直就是一个木卡姆乐队。对于我想要了解的乐器制作手艺,自然是老将出马,由爷爷萨塔尔为我演示弹拨尔的制作过程。

  我对弹拨尔一直有一个奇特的感觉,一米多长的琴杆酷似琵琶的面板,仿佛就是琵琶家族的一份子,这个猜想在后来得到了证实。萨塔尔老人边准备边说:“做乐器是个费时间的活儿,比如弹拨尔,最快也要10天才能做一个。有些高档的乐器一个多月才能完成,上面的装饰品如牛骨、牛角等,都是靠手工一点一点镶嵌上去的。今天,我们就把主要程序演示给你看看。”

  第一步是选料,然后把选好的杏木用冲子或劈眼榫裁切成4块。陪伴我们来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歌舞团的作曲人丁旭东,对维吾尔族乐器十分精通。在制作的过程中,他充当了讲解员:“弹拨尔和都塔尔都属于长柄弹拨乐器,其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只是造型上有些差异。”此时,萨塔尔老人的儿子弹拨尔自觉当起父亲的下手,把用于制作共鸣箱的木料刨平,然后在木料上画出弹拨尔头部正面的样式,交给父亲。萨塔尔老人琢磨正面样式时,他则刨平另外模板上的侧面,再画出侧面样式,父子俩分工合作,十分娴熟。

  据传在很久以前,维吾尔族人的吉祥之神黑孜尔用羊肠子搓成弦,创造了弹拨尔。弹拨尔是维吾尔族最长、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琴体像半个水勺,用钢丝弦5根,内二弦及外二调成同度音,与中弦成四五度关系,音色明净,悦耳动听。据说,古时有一个维吾尔族乐师在弹奏弹拨尔时,竟有上百只百灵鸟围着琴又飞又唱,它们被这琴声感动得如痴如醉,甚至失去了理智,撞琴杆而死。

  闲谈间,琴头已经做好。萨塔尔老人开始做第三步——琴杆和琴柱。这个过程依旧是要在木料上画出琴杆和琴柱的样式,先用锯子锯出大致轮廓,然后用小刀削出琴柱的形状,再用锉刀锉平。看着弹拨尔和琵琶神似的样子,我忍不住提出了藏在心中的疑问:“我总感觉弹拨尔和琵琶有着某种说不清的联系,它们是不是有关联呢?”丁旭东笑着说:“你算是问到紧要处了。你知道古代龟兹吗?”这倒是我熟知的。

  龟兹是古代地处天山南麓东西方交通要冲的城邦国,位于今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库车、新和、沙雅、拜城一带。汉唐年间,这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龟兹乐舞大盛于中原,在宫廷乐部中居首要位置,龟兹琵琶又是演奏龟兹乐的主要乐器,在乐队中是旋律的标准,从上层宫廷到社会底层,人们都喜爱琵琶,习练琵琶。数百年间,龟兹音乐大师、琵琶高手们纷纷东进长安,到中原大地上传播琵琶技艺。日本著名西域学者、音乐家岸边成雄先生在《琵琶渊源》一文中谈到:日本正仓院中有3种琵琶,分别是四弦琵琶、五弦琵琶和阮咸。四弦曲颈梨形琵琶源于伊朗,是汉初由西域(新疆)传入中土,流行于唐代的乐器;五弦棒状直颈琵琶源于印度,北魏前后流入中国;阮咸则是由中国固有乐器弦数发展演变而来的乐器(也称秦琵琶)。古代龟兹人接受了曲颈梨形琵琶这种外来乐器,并加以调整和改造,注入了龟兹文化的因子,经过长时期的应用,完全成了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龟兹乐器。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上,就绘有史籍记载的“龟兹琵琶”、“胡琵琶”,这是弹拨尔最早的雏形。

  接下来的程序是组装共鸣箱的顶部,在琴杆上作榫,安装琴杆,再将琴杆后部刨成椭圆形。这些细节对于萨塔尔和弹拨尔父子俩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们演示半成  品的制作过程虽然很快,但准备过程漫长,需要细心和耐心,否则很可能事倍功半、前功尽弃。老人安装好了5个琴柱,粘接了面板,安装上护板和托手,再嵌花,就算大功告成了。

  在大家喜悦之时,丁旭东说了一个惊人发现:“库车有一位精通弹拨尔的维吾尔族老人曾对我说过一句话,让我目瞪口呆。他说汉族的琵琶和维吾尔族的弹拨尔、都塔尔、萨塔尔、热瓦甫,是一个爸爸妈妈的几个孩子。”虽然猜到弹拨尔和琵琶之间存在某种神秘联系,没想到其间会牵涉到一个如此庞大的乐器家族,这么说来,它们都是同源不同流的兄弟姐妹了。

  在库车的民间音乐里,究竟还有多少像弹拨尔这样的乐器呢?汉唐时代,它们曾经到中原展示自己迷人的风采;如今,琵琶温润着江南的茉莉,而弹拨尔则依然坚守在西域家乡,在维吾尔族民歌中,如同天山清泉,滋润着无数儿女的心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