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霞,回族,1962年11月出生于云南。当代著名舞蹈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马云霞从事舞蹈表演与编创编导及舞蹈教育工作数十年。主授芭蕾基训、芭蕾技巧、芭蕾舞教学法、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民族舞技术技巧等课程,授课对象涵盖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2008年至今已招收21名研究生,现已有5届14名学生毕业(其中9人进入高等学府担任教师)。
近年来,主持有北京市教改立项、中央民族大学校级教改立项、特色教材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预研工作坊”、学院资助科研等5个项目。出版专著《民族舞蹈技能训练之教学模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主编、合著出版教材《民族舞蹈技术技巧》(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民族舞蹈技能训练之单元课示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舞蹈本科生学习心理调查与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在《民族教育研究》《教学研究》和《舞蹈》杂志发表《云南红河彝族舞蹈中“江内”“江外”之别》《<翻身农奴把歌唱>的艺术魅力》、《彝族舞蹈中“反弦”的艺术魅力》等多篇学术论文。
执教以来,获“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4项(指导舞蹈作品《葡萄熟了》获金奖、指导选手刘芳、李娜、陶妍芃分获民间舞、古典舞和民族舞少年组铜奖);第十一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入围选手指导证书3项(指导选手楚珺、魏琪、李美静入围古典舞、民间舞组);获华北五省市编导一等奖1项(作品《我心中的烟盒》)、北京市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三等奖(作品《彝乡风》、《石林的呼唤》)。获华北五省市(区)舞蹈比赛、北京市舞蹈比赛指导教师一等奖8项(作品《孔雀》、《孤独的驼羔》、《萨亮蒂》、《大歌唱到山那边》、《同心结》等)。
曾在国家大剧院“艺术经典讲坛”举办“五彩云霞——醉人的彝族舞蹈”讲座。曾担任“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比赛(展演)第八、九、十、十一届比赛评委,第一、第三届“多彩贵州”电视大奖赛评委,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裁判及第三届全国专业技能大赛艺术类项目评委。
先后出访加拿大、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埃及、阿联酋、塞浦路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其中,2009年带领学生赴联合国参加“联合国公务员日”的演出活动;2010年带领学生随温家宝总理参加意大利“中意友好文化年”活动;2013年带领学生随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出演“美丽中国”大型晚会。
《民族舞蹈技术技巧》
近年来,随着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人群的增多,人们对舞蹈技术理论书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关于民族民间舞蹈技术技巧方面的书籍基本还是一个空白区域。我们知道,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技术技巧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充满个性的技艺不仅为民族民间舞蹈增光添彩,还与民族舞蹈的民风民俗、地域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美学追求紧密相连。不同风格、不同特点以及不同韵味的民间舞蹈技巧既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的民风民俗、地域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美学追求,亦是区别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想做到全面地了解各种民族民间舞蹈,就应该对各种民族民间舞蹈的技术技巧有所认识、有所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马云霞、杨敏、潘薇佳三位老师合著的这本书适时地填补了民族民间舞蹈中此类书籍的空白。三位老师在长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自己亲身的经验用心写出了这本书。此书包括朝鲜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傣族和彝族六个民族民间舞蹈技术技巧章节。每个章节首先介绍了民族舞蹈技巧的形式以及特点,然后逐步对各种民间舞蹈技巧进行详细分解,阐述其具体的做法、节奏处理、动作要求、易犯毛病和解决方法,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各个民族舞蹈技术技巧的特点以及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