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毕摩文化是“彝人制造”演唱的源泉 列来拉杜 摄
稞伍阿木(左)、曲比哈日(中)和曲比哈布(右)
三个小伙子与彝族文化有割舍不断的情缘。1995年10月,他们组成“黑虎三人演唱组”。这名字听起来有些俗气,却有着彝族人崇虎尚黑的文化内涵。1997年5月,他们的第一张彝语专辑《传说中的英雄》一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彝人制造”演唱组由曲比哈布、曲比哈日、稞伍阿木三位小伙子组成。笔者不久前采访了他们。
本土文化是他们的根
“中国56个民族,都有各自深邃的文化和取之不尽的音乐素材,我们在尝试着民族与时尚结合的音乐工作。”大凉山是全国彝族的聚居区,这里保留有浓郁的彝族文化氛围,特别是彝族文化中心地之一的美姑县,是彝族毕摩文化的发祥地。在那里土生土长的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兄弟俩,从小就耳濡目染毕摩文化和音乐。彝族人的生老病死都让毕摩做仪式,进行韵律优美的诵经活动。大山深处漆黑的夜晚,毕摩们会坐在忽明忽暗的火塘边,诵说着彝族古老的历史、传说和做人的哲理。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1998年,他们辞去家乡的工作到北京发展。到京两个星期就与北京鸟人艺术公司签约,改名为“彝人制造”演唱组合。1999年,他们出版了同名专辑《彝人制造I》,2001年出版了第二张同名专辑《彝人制造Ⅱ》。
短短几年,他们从彝族古老的传说和深邃的毕摩音乐文化中吸收了智慧和精华,酝酿出一首首充满自然神韵的歌,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唱法,走出了他们自己时尚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音乐之路。他们的歌或悠扬动听,或婉转凄凉,或情绪化,并带有一定的野性,深深打动了广大听众的心,出道不久就受到国内外音乐人的认可和青睐,获得了2000年中央电视台音乐电视音乐盛典最佳组合、流行音乐总评榜最佳组合、2000年春节晚会最受欢迎的节目奖等荣誉。
兼容并蓄 走自己的路
在谈到他们的音乐风格时,演唱组合的核心人物哈布说:“我们不会刻意去模仿某种音乐风格、音乐模式,只想按自己的方式,用最流行时尚的方式,去表现包括彝族音乐在内的民族音乐。我们的音乐来源于本民族的毕摩音乐、非洲音乐、欧美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等,比较多元化。我们是一个真正的演唱组合,三人有三个声部,缺一不可,合在一起才是一首完美的歌。我们一般不唱别人创作的歌曲。专辑中的《乞爱者》、《我要你》、《美丽女鬼》、《毕摩与恶魔》、《魂在酒中游》、《肉眼看不见的巨人》、《梦中花》、《黑色故事》等很有风格的作品都是自己创作的。”
由于减少了MIDI的应用,采用更多的真乐器,他们的2001专辑中充满了原始和质朴的力量,能让听众从中感觉到原始生活的气息。在制作《纯情妞牛的爱情归宿》时,哈布让编曲的人找来鼓、盆、桶之类的东西作伴奏乐器,以求原始风味效果。在这首歌里,哈布挖掘蕴藏的民族音乐元素,充分运用了彝族毕摩念经文时的宽宏辽远、抑扬起伏的韵律,独创出了一种彝族RAP(敲击节拍)歌曲。主打歌曲《茅草屋的女主人》开头有一段纯正的彝族山歌,邀请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彝族青年歌唱家苏都阿洛伴唱,民族特色更为鲜明。《茅草屋的女主人》和《纯情妞牛的爱情归宿》基本沿袭了《乞爱者》的创作路子,在保持WORLD MUSIC(世界音乐)的风格上,显得更民族化和原始化;《美丽女神》的歌词充满了意识流的喃喃自语,音乐诡异而唯美,有较重的迷幻色彩;《我是你的,你是他的》用的是国际上流行的RUNK节奏,并且首次用彝语玩起了RAP;《望你一路走好》明显具有爱尔兰音乐的韵味,编曲用的是慢歌快节奏的手法,听起来相当舒服;《彝人回家》则描述了三个彝人其实是所有游子们盼望回归故乡时那种激动的心情。
情系故乡 放眼未来
为了“制造”音乐,长期漂泊他乡的三位彝族小伙子,始终情系故里。作为彝族文化载体的餐具、牛角杯、汤勺、酒坛等器皿,成为他们北京家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砣砣肉、酸菜汤等家乡传统美味菜肴也经常被摆上饭桌。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对儿时小伙伴的回忆,对大凉山一草一木的眷恋,都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动力与题材。带着承传千年的彝族传统文化走进大都市的他们,无法回避文化碰撞带来的痛苦。但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艺术魅力,也是别人无法替代和媲美的。
在谈到将来的打算与发展时,他们充满了信心:“彝族丰富的音乐与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但我们不会因此沾沾自喜,停滞不前。我们会继续学习国内外的各种优秀音乐,始终保持我们音乐的前卫性。”哈布哈日兄弟的父母也说:“孩子们都还年轻,以后还要走很长的路,但相信他们会走好。”这番话也说出了所有关心“彝人制造”演唱组合的人们的祝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