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艺 > 工艺品  > 详细页面

走近砖雕,感受宋代生活之美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冯海英 文/图 2018年11月20日 阅读量:

  砖雕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一种很重要的艺术形式,其制作的艺术核心点是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的深度雕刻,传统砖雕具有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宋代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秦砖、空心砖以及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到北宋时形成的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动物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

  1977年,在宁夏泾源县泾河源涝池发现了一处宋代砖室墓,宁夏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发掘清理了这座宋代砖室墓。这座墓是由两个左右相通的墓室组成,皆为长方形,长2.6米,宽1.15米,墓门用条砖封闭,其余三面墓壁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样子。墓壁下部镶嵌着方形或长方形的雕刻有各种图案的青砖,这些图案内容丰富,既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图案,也有形象逼真的家具图案,这些图案把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墓中右室还发现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所铸的“太平通宝”钱币4枚。

  泾源宋墓所出的大量雕砖,反映了当地宋代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推磨图、碓米图等反映出劳动人民日常生活情景,担物者可能是北宋个体手工业者和小商业者的写照。人物砖雕中,人物的发式、衣帽及用具等,为宋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研究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碓米图砖雕

  ①碓米图砖雕

  长28厘米,宽19厘米,厚5厘米。出土时嵌于古墓左室右壁券门下部一侧,夫妇二人,双手扶栏杆、脚踏碓杆。男子着翻领左衽长衣,前襟掖起,系在腰带上。妇女高髻,着短衣长裙,身背婴孩,身子前倾,费力地踏着碓杆,和丈夫一起舂米。碓杆的另一端装着一块石头,悬在空中,垂直下方放置着一个石臼,石臼附近有箩、簸箕等生活用具,生动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

挑担图砖雕

  ②挑担图砖雕

  长30.5厘米,宽18.5厘米,厚5厘米,呈长方形。正面中间浮雕一挑担男子,身穿右衽交领布衣、下着紧腿长裤,扁担由后面搭在双肩担,被所挑重物压弯,极富动感。

仕女执壶图砖雕

  ③仕女执壶图砖雕

  长30厘米,宽26.5厘米,厚4.5厘米,呈长方形。画面中央刻有一位仕女形象。仕女仪态端庄,发髻高高盘起,衣着长裙,双手抱着一个长柄执壶,轻移莲步,徐徐向前,像是要给远道而来的朋友斟上一杯家酿的美酒。

鞍马图砖雕

  ④鞍马图砖雕

  边长30.5厘米,厚5厘米,呈正方形。配有鞍具和辔具,缰绳系在拴马柱上。马取立姿,似在歇息。马首微颔,双耳直立,颈部粗壮,身体肥硕,前腿挺直,后腿微曲,长尾及地。雕刻手法简练,平实而质朴。

桌椅图砖雕

  ⑤桌椅图砖雕

  边长30.5厘米,厚5厘米,呈正方形。画面中间置一茶几,几上放置茶盏和果品,茶几两边各放置一把靠背椅。虽未见人,但也可猜测到主人是一位情趣雅致之士。

推磨图砖雕

  ⑥推磨图砖雕

  长31厘米,宽19厘米,厚5厘米,呈长方形。生动刻画了一个推磨的场景。磨的一端为一妇女,一端为一小男孩。妇女头梳圆形发髻,身着长裙、短上衣系长带,双手握推杠于胸前,眼睛注视着推杠另一端身高不及杠的小孩。小孩全身裸露,背朝外,头向上昂起,看着高过头顶许多的推杠,双手作吃力地推杠状。整个画面将母子二人推磨时,母亲怜爱孩子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人举鸟笼图砖雕

  ⑦人举鸟笼图砖雕

  边长30.5厘米,厚5厘米,呈方形。画面中央为一人用手托举鸟笼图。人物以浮雕的方法突出总体轮廓,衣饰细部花纹则用线刻,腿部和臂部的肌肉绷起,形成了合理的艺术夸张。

男仆执壶图砖雕

  ⑧男仆执壶图砖雕

  长30厘米,宽26.8厘米,厚5厘米。画面中央为一男仆手持壶作行进状。男仆头戴帻巾,身着翻领长袍,双袖卷起至肘部,前襟卷起掖于腰带上,左手持有盖长柄执壶,穿长裤,足穿靸鞋,上身前倾,似乎听到主人的呼唤,正在匆忙前去斟酒服侍,整体画面形象生动。

骆驼图砖雕

  ⑨骆驼图砖雕

  边长20.5厘米,厚5厘米,呈正方形。骆驼构图充满整张画面。双峰驼呈卧姿,头部昂起,似乎是在倾听什么,缰绳拴在木桩上,像是在等待主人拿来美味的草料。骆驼造型比例恰到好处,生动传神。

猪圈图砖雕

  ⑩猪圈图砖雕

  长30厘米,宽18.5厘米,厚5厘米,呈长方形。画面中央为一只侧身的小猪。小猪形象逼真,一只前踢抬起,体态肥硕,造型可爱,刻画精细。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