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阿克苏的画家远道而来,在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吐尔孙·托合提巴柯(右一)的店内购买桑皮纸
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民族团结一家亲——‘桑皮纸上的中国画’”画展中展出的用桑皮纸创作的绘画作品(局部)
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阿卜力米提·阿卜杜拉喀迪尔在库房中选取桑树皮
一名工人对浸泡好的桑树皮进行剥皮处理
一名工人捶打锅煮后的桑树皮,用力匀称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做好的桑皮纸无杂质
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阿卜力米提·阿卜杜拉喀迪尔在转动搅拌棒,让捶打后的桑树皮在水中均匀入模
一名工人用手抚平晾晒的桑皮纸,确保成纸平整
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阿卜力米提·阿卜杜拉喀迪尔检查晾晒好的桑皮纸质量
桑皮纸是古老的民间手工制造的纸。1908年,斯坦因在和田城北100多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发现了一个纸做的账本,上面记载着在当地买纸的情况,说明远在唐代和田一带就有了造纸业。桑皮纸结实而有韧性,被用于印钱、印书籍和制扇等。公元11世纪以后,维吾尔族人承袭了古代的造纸技艺。大概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桑皮纸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渐渐地,做桑皮纸的人越来越少了。
木槌捶捣桑树皮的杵声,伴着新鲜剥制树皮的清香,新疆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的一个桑皮纸作坊里,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忙碌着。墨玉县气候炎热干燥,水土资源丰富,民间素有农桑的传统,给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原料保障。传统的桑皮纸制作过程包括剥皮、浸泡、锅煮、捶打、发酵、入模、晾晒、粗磨等工序,全由手工完成,需多人通力合作。
淡黄色的桑皮纸“会呼吸”,这是因为桑皮纸吸水性强、弹性好、防虫而且不易褪色,可用于书法、绘画创作以及传统古画的修复。
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吐尔孙·托合提巴柯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桑皮纸销售店,年均可卖出大小桑皮纸5000余张,平均每年收入约8万元。如今,墨玉县桑皮纸制作年均创收33万余元,这门“会呼吸”的古老技艺继续在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
据悉,墨玉县已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全长1公里的桑皮纸文化一条街,共吸纳桑皮纸、工艺品、旅游接待等商户82家。桑皮纸文化一条街的建成延伸了墨玉县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当地居民增收的新途径。
资料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