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教育 > 双语教育  > 详细页面

新世纪新疆双语教学:七大变化,三点建议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木哈拜提·哈斯木 2018年09月20日 阅读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依希来木其乡中心小学的双语学前班的孩子们正在上课。本报记者 田建明摄

  ■198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规定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直到高中毕业。自此,民族小学真正开始开设汉语课。

  ■新世纪新疆双语教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师资水平、双语教学研究与理论的水平、教材建设工作、教学模式以及汉语学习的环境等七大方面。

  ■学汉语、懂汉语光荣,当一个双语人光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掌握双语是当今各国在语言选择和使用上的大趋势,是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消失了,就等于失去了一种文化。失去一种语言比较容易,但要恢复它却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坚持走民汉兼通的路,新疆的双语教学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198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规定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直到高中毕业。自此,民族小学真正开始开设汉语课。198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发出 《关于当前自治区教育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起要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1995年前后,要使县镇以上绝大多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基本上达到民汉兼通”。

  回顾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所走过的道路,可以断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年前所提出的“民汉兼通”的目标,是正确、及时的,是关系到新疆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和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战略性措施,对加强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为民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大变化

  自1987年以来,新疆的双语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前10年相比,后10年的变化可以说更是巨大。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师资水平、双语教学研究与理论的水平、教材建设工作、教学模式以及汉语学习的环境等七大方面。

  10年前,笔者在调研了解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的态度时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担忧。但现在,学汉语、懂汉语光荣,当一个双语人光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掌握双语是当今各国在语言选择和使用上的大趋势,是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同10年前相比,笔者深深感觉到,党和国家对新疆的双语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等,确立了“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重点在7地州(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及9个县(和静县、尉犁县、若羌县、木垒县、伊吾县、巴里坤县、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温泉县)实施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和保障工程,计划到2012年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为此,国家将投入40.2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实国家资金26.2亿元。2009年,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专门就实现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目标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保证了新疆实施学前双语教育工程的资金需求。据笔者了解,2005年起进行的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国家和自治区已累计投入了1.8个亿;为培养和培训学前双语教师,又决定自2008年至2012年期间投入4264万元。

  10年前,笔者曾对南北疆各维吾尔族中小学的汉语师资情况进行过调查,感觉到新疆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师资问题。但自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以来,自治区已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双语教师队伍建设。自治区每年通过组织各类教师培训班,培训了大批学科骨干教师;国家和自治区2003年组织实施了《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已累积投入培训费1.98亿元,安排1.4万名教师参训,其中1万多名教师已完成培训任务,成为双语教学的骨干。2008年,自治区又启动了《自治区贫困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决定投入近1亿元,在5年内为南疆3地州新建双语幼儿园和南北疆7地州学前双语教育机构培养和培训双语教师。近10年来,通过免费培训、特培计划、特岗计划、人才储备编制计划、区外支援与区内支教并重、改善办学条件和选派支教教师并重等多种措施,自治区双语教师的整体面貌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近10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双语教学领域的研究,许多有关新疆双语教学的国家级、自治区级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相继问世,新疆的双语教学已经步入科学的轨道。近两三年来,仅笔者参加的各类相关课题的开题报告会和鉴定会就不下十几个。这表明,新疆的双语教学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另外,新疆还创办了《新疆双语教育》杂志,为双语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借鉴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新疆在快速推进双语教学发展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对双语教学的领导工作。自治区成立了双语教学领导小组,设立了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领导全疆的双语教学工作。为加强宣传和引导,自治区还在今年召开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双语教学论坛,并定期召开各类有关双语教学的研讨会、开展少数民族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汉语水平演讲大赛等,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和支持双语教学的浓厚氛围。此外,自治区还成立了双语教学专家库,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自治区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及骨干教师赴基层双语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现场指导,使双语教学工作得以科学有序地展开。

  为抓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建设工作,自治区教育厅积极组织区内外专家搞好学前及中小学双语教材的重新修订、编写工作。尤其是200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针对双语教材建设工作开展调研,组织专家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原则性问题,对教材建设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极大地推动了新疆的教材建设工作,使全疆少数民族学生拥有了科学性高、思想性好、适用性强的各类教材、读物和教师用书等,有力地保障了双语教学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目前,由自治区组织编写的普通中小学汉语教程、中小学双语班汉语教材、学前双语教育读本和双语班少数民族母语文教材等4套教材均已投入使用。

  10年前,新疆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为中小学以本民族语文为主,过渡到大专院校以汉语为主的模式和除了母语、音乐、体育等课以母语教学为主,其余的课均用汉语授课的模式。如今,又增加了学前两年双语教学的模式。中小学双语教学办班层次已由中学下移到了小学甚至学前阶段,由城区延伸到了乡镇。新疆的双语教学已呈现出多元发展、快速推进的态势。

  10年来,为改变少数民族聚居区汉语言环境较差,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和教师除了汉语课本外,没有其他可参考的汉文读物,也没有可供教师、学生参考、学习的汉文资料的状况,新疆采取了多种措施。有关部门与新疆电视台少儿频道创办了《双语跟我学》栏目,并即将研发学前双语教学的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双语教学光盘,推进光盘教学实验,将动画故事片光盘配备到南疆的双语幼儿园等,开设汉语教学直播课堂,以便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幼儿分享高质量的双语教学资源,彻底改变少数民族的汉语言学习环境。

  三点建议

  首先,在汉语教学中,应当重视语音教学。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汉语的声韵调,尤其声调,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难点。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中小学、大学汉语教学都不够重视汉语的语音教学,致使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即便掌握了汉语的字词、语法规则,可以进行交际交流,但因语音掌握得不好,过不了听说关。语音教学比较乏味,也很困难,不太好讲解,学生因受母语的影响,掌握起来很吃力。这是很多汉语教师不注重语音教学的一个原因。但笔者认为,汉语教学自小抓起,自语音教学抓起,还是很重要的。

  其次,应该多开办有关双语教学的理论研讨会,并注意扩大它的范围,这对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交流经验、总结教训,使我们的双语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发展大有好处。

  最后,笔者特别想提醒各级双语教学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双语教学工作不单单是汉语教学工作,我们要培养的人才也不是只懂汉语的人才。我们要培养出既懂本族语、又懂汉语的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所以,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千万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当然,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汉语水平上是对的,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民族语的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消失了,就等于失去了一种文化。失去一种语言比较容易,但要恢复它却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坚持走民汉兼通的路,体现双语教学中的“双”,才是我们所真正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体现出双语教学中的“双”,新疆的双语教学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