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人物 > 政治人物  > 详细页面

“国家的孩子”在草原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萨仁托娅 韩伟林 特木尔巴根 2021年08月18日 阅读量:

  2021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

  20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上海孤儿院的孩子们面临着粮食短缺和疾病死亡的威胁。从1960年到1963年,生活并不宽裕的内蒙古人民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多名嗷嗷待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上海及华南地区孤儿,并把他们亲切地唤作“国家的孩子”。“三千孤儿入内蒙”既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也是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光辉典范。

“人民楷模”草原母亲都贵玛。

  投入草原母亲怀抱  铸就民族团结丰碑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都贵玛老人至今记得,1961年9月的一天,19岁的她被公社派到旗保育院担任“临时妈妈”,照料28个“国家的孩子”。1个1岁多的孩子叫了她一声“妈妈”,都贵玛的脸一下子红了,她迟疑了一下,立即把孩子抱在了怀里,眼泪涌了出来。在草原母亲的精心照料下,28名孤儿健康成长,陆续被养父母接走。都贵玛自己也领养了1个男孩,给他取名叫扎拉嘎木吉,汉语的意思是“继承”。

都贵玛照看过的孩子会经常看望她。这是都贵玛(前排中)与扎拉嘎木吉(前排右)在一起。

都贵玛(右)和扎拉嘎木吉在翻看老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影)

  当年,送到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孩子们大多已经被牧民们接走了,但有6个孤儿因为不愿意分开,一时间还没有哪个家庭有能力一同领养他们。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的护理员张凤仙同丈夫道尔吉商量后,第二天一早就往公社赶,一把拽住正要骑马出门的公社领导,要求领养这6个孩子。

  “一定能够养活养好6个孩子!”这是一位蒙古族母亲的承诺。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在慈母和劳模父亲的养育下,熬过了饥饿、上了学、当了兵、入了党、成了家……并且全部都选择回到草原,成为草原的建设者。1991年,为6个孩子操劳一生的张凤仙老人在孩子们的陪伴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6个孩子为蒙古族养父母立了墓碑。墓碑上面镌刻着:慈父道尔吉,慈母张凤仙。

张凤仙。

拼版照片:6 个孩子成了一家人。

幸福的大家庭。

  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与蒙古族母亲之间,演绎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传奇,在草原上铸造起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

巴特尔(右)回到上海儿童福利院寻找儿时记忆。

2010年8月,苏尼特左旗政协干部满都日娃(左三)组织当地的部分上海孤儿,成立了“国家的孩子”爱心协会。图为协会负责人合影。

  用爱反哺草原  感恩幸福生活

  在草原妈妈呵护下茁壮成长的“国家的孩子”,如今有的是牧民,有的是工人,有的入伍参军,还有的是教师、医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蒙古族小学的退休教师旭仁格日乐就是一名“国家的孩子”。1960年,只有3岁的她从上海孤儿院被接到了内蒙古杜尔伯特草原。那时,幼小的她还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将会与这片草原结下深厚的缘分。长大后,为了报答草原和牧民对她的养育之恩,她选择留在草原,在这里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

  旭仁格日乐的到来为草原家庭增添了幸福和快乐。遗憾的是,在她十几岁时,养母因病去世,养父也上了年纪,患有眼疾,腿脚不便。坚强的旭仁格日乐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照料父亲一边上学。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说:“在那特殊的岁月里,是周边的牧民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我无法完成学业。”

  多才多艺的旭仁格日乐不仅教授孩子们知识,在生活上也像妈妈一样关爱孩子们,备受学生们的喜爱。旭仁格日乐说:“生命有爱才美丽,我愿将自己的一切献给这片充满爱的草原。”在教学岗位上的30多年,她用知识和爱哺育了许多牧区的孩子们,为边疆的建设发展培养了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旭仁格日乐。

旭仁格日乐的全家福。

旭仁格日乐夫妇和另一位“国家的孩子”阿优希玛(右二)夫妇合影。

旭仁格日乐和她的学生们。

  作为一名“国家的孩子”,同样在1960年,还不到1岁的莎仁其其格成了牧民苏米雅、乌仁其木格夫妇的女儿。在养父母的抚育下,她习惯了和牛羊打交道,成为了一名牧民,也练就了接羔、挤奶、打草、放羊等本领。

  莎仁其其格从小就喜欢唱歌,尤其是在草原上无忧无虑地唱歌。如今,年过六旬、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她依然喜爱唱歌,还学会了在网上学歌、唱歌。她说:“我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音乐教育,但当唱起我们草原歌曲的时候,凭着感觉我就能唱好。”

  说起自己作为“国家的孩子”这一特殊的身世,莎仁其其格感觉自己当年很幸运,现在也很幸福。她说:“那时候,我们是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被接到草原的,因此我们永远感谢党的恩情。2006年,我们‘国家的孩子’参加了乌兰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还参观了乌兰夫纪念馆。大家一起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对南方孤儿们的关爱。我从不隐瞒自己是南方孤儿,我是在草原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成人的。我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他们,他们的恩情我永远也报答不完。我已在草原扎根,我珍惜身边的兄弟姐妹、草原上的亲人和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

莎仁其其格(左)练就了一身牧民的本领——接羔、挤奶、打草、放羊。

莎仁其其格擅长做蒙古包子。

莎仁其其格(左)通过“国家的孩子”微信群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

三代同堂的莎仁其其格一家。

作者:萨仁托娅 韩伟林  特木尔巴根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