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因读罗维的《初民社会》对人类学感兴趣,到巴西做过田野调查,曾因德军占领巴黎而流往美国,结识著名结构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并把结构主义方法引入人类学研究。代表作品有《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面具的奥秘》《嫉妒的制陶女》、《猞猁的故事》等。
他认为结构的概念一是指各事物的构造形式或外表,二是指各事物的组成成分或构成原料。结构的特点:第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组成它的各元素之间严密地相互制约的,以致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独立发生变化;第二,如果一个结构中的某些元素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该结构就不复存在;第三,结构的意义在于可以直接地认识被观察到的一切事实。结构主义的方法要求尽可能找出各个现象的对立关系。结构主义方法的特点是对整体的强调。认为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解释社会整体。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研究包括亲属关系、神话和思维的结构等方面。首先,他认为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包括夫妻、舅甥、父子、兄弟姐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亲属关系都是从这四对亲属原子组成的基本亲属结构演变而来,它包含了任何一种亲属关系结构必备的三种内在要素,即血缘亲属关系,姻缘亲属关系,世系继嗣关系。亲属关系传统研究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只看到亲属关系中的单个成分,未能看见这些成分间的关系,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亲属关系的意义;二是只重视起源和形成,忽视了亲属关系的横向研究。
他认为乱伦禁忌使得亲属结构产生,因为乱伦禁忌使社会产生了外婚制,才会出现繁多亲属关系。(乱伦禁忌是一个从社会从自然走向文化的标志,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特有的文化行为,通过交换建立起社会交往的纽带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列维-斯特劳斯遵循莫斯的交换理论,认为交换建立起社会交往的纽带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归纳了三条基本交换原则:第一,个人在所有交换关系中都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归因于社会;第二,社会中所有稀缺和贵重的资源,其分配是由文化即规范和价值观调节的;第三,所有交换关系都受交易规范的制约,接受礼物必须给予回报。在他看来,婚姻关系只是一种信息传递或交往关系,如男人为了男人之间的关系而交换女人。凭这种信息传递,社会中各个群体的人联接成紧密的整体。
其次,关于神话的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对他之前的神话研究成果不满意,寄希望于通过对神话的研究来验证亲属结构中的“二元对立”是否也是其他文化现象的深层结构。他认为神话是人类心灵结构“外化”的最初形态,研究神话可发现隐藏于其中的人类心灵的“信息”。神话的功能是解决原始人要克服的主要矛盾,即调和或治理自然与文化世界中存在的对立。二元对立”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神话只是这一无意识性质的基本结构的语言表现,它表达的是原始人克服矛盾和了解他的周围世界的无意识愿望。
最后,关于野性的思维,他认为原始人的思维与现代人的思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思维结构上都是相同的。图腾崇拜不仅是一种宗教初级形式,而且是某种思维模式的表现。自然物之所以是图腾,是在于它们所具有的逻辑特征,亦即他们能够作为象征表达区别和对立。依据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客观世界的基础既不是生产方式,也不是绝对精神,而是内在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这个物质实体中的二元心智结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体,人的思维由于能力所限,只能将其割裂为非连续的东西,并且划分为类别或秩序,又由于思维的本质是二元对立的结构,所以,非连续性的事物常常具有对立的特点。把图腾崇拜看作一种准则,这种准则表明了社会的体系与自然的分类之间的一种相应关系,这种关系表达了对生物物种的经验的非连续性的认识。
综上可见,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创见有:(1)人类皆有分类的天性;(2)分类就是创造秩序,就是按照二元对立规则来寻求事物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秩序需要符号来表达,因此文化是符号体系;(4)符号体系反映人类的意识结构,而意识结构可以抽象成结构模型;(5)结构模型有深浅两层次:与经验现象同构的是浅层结构;深层结构不为意识所及,反映人类的普同心性。
资料来源:
[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资料:
[1]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04.
[2]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M].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列维-施特劳斯.忧郁的热带[M].王志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6.
[4]列维-施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