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厄斯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99版
译者:刘莎 / 谭晓勤 / 张卓宏
内容简介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是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的学术论著。出版于1928年,由纽约诺顿出版公司刊行。中文本由杨志成译,商务印书馆1945年出版,1985年重印。全书共分为9章。作者在该书中分别叙述了他对于人类学是什么样的科学、种族是否纯粹、种族的互相关系、平等、国家主义理论、优生学和犯罪学的根据、文化的固定性、文化和教育、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等问题的看法。在分析中,他提倡应用人类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它们加以重新估量和批判,并提出了反种族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
在书中,他从批驳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及分析种族之间的关系几方面,来间接表达文化相对主义。博厄斯认为,种族和民族都无优劣、高低之分,文明与原始之间的差异只是表面的,各种文化的不同不是由于生理原因,而是由社会原因和历史条件造成的。博厄斯以人类学家的见解,将其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现代社会中一些被曲解了的问题,如优生学、犯罪学。他还运用这些成果分析了教育的实质、文化的稳定性以及现代生活与原始文化的关系等。他指出:“只要我们突破现代文明的局限,去看看别的文明,就会发现争取最大利益的困难大大加强了。中非黑人、澳大利亚人、爱斯基摩人和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与我们的非常不同,他们赋予人类行为的价值观是不可比较的,如一个民族认为好的常常被另一个认作是坏的。”这种关于一切道德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各种文化形态都是不能比较的文化相对主义学说,有力的颠覆了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
目录预览
第一章 什么是人类学
第二章 关于种族
第三章 种族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民族主义
第五章 优生学
第六章 犯罪学
第七章 文化的稳定性
第八章 教育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原始文化
参考资料:
[1][美] 弗兰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刘莎,谭晓勤,张卓宏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01.
[2]马桂宝,邢娜.博厄斯的心理人类学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5.
[3]赵勇 .弗朗兹·博厄斯列传[J].民族论坛.2016-12-09.
[4]豆瓣:《人类学与现代生活》